不過,土默特周圍的幾個“大哥”也都是有腦子的,他們深知土默特雖然實力不強,但它的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
可以充當周圍部落的緩沖地帶,也可以防止其他部落聯合起來做大。
而要是他們對土默特動手,那么現有的平衡就會被瞬間打破。
到時候肯定會爆發更大的沖突!
所以一直以來,無論是大明還是周圍的其他蒙古部落以及建奴,都沒有對土默特動手,最多也就是去劫掠一番罷了。
土默特也正是憑借著這一點,才能在這種復雜而危險的環境下一直安穩的存在著。
但誰都知道,這種安穩只是暫時的,只要周圍的任何一個“大哥”想搞點事情,土默特就會立刻遭殃!
而最近幾個月,土默特的日子著實是過得苦不堪言、提心吊膽。
究其根源,便是他們曾經視為“大哥”的建奴,居然在遼東敗給了大明。
然后建奴的勢力范圍就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迅速收縮,最終直接退出了蒙古草原,滾回了遼東深處。
而大明在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之后,突然之間就再次坐上了頭把交椅,搖身一變,成了這片區域新的“大哥”。
這局勢的陡然轉變,讓土默特部落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
按照常理來說,既然原來的“大哥”建奴被大明打得落花流水,那土默特部落是不是該乖乖地認大明為新的“大哥”呢?
從道義和形勢上看,似乎理應如此。
畢竟大明如今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土默特若不識時務,恐怕難有好果子吃。
然而,土默特部落內部卻始終有著深深的顧慮。
他們總是隱隱覺得,建奴雖然此次吃了大虧,但未必就會就此一蹶不振。
說不定在未來不久,建奴就會如同沉睡的猛獸突然蘇醒一般再次卷土重來,重新在這片土地上掀起腥風血雨。
而要是現在臣服大明的話,到了那個時候,他們一定會被建奴清算的!
正是基于這樣的擔憂,土默特部落一直都在猶豫不決,遲遲沒有主動向大明表示臣服。
他們就像在狂風暴雨中徘徊的小船,既害怕大明的雷霆之怒,又對建奴可能存在的反擊心存僥幸,始終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但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就在土默特部落還在猶豫觀望的時候,意外突然毫無征兆地發生了意外。
大明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那就是調集了五萬騎兵,并且要與阿布奈合兵,然后對衛拉特聯盟進行燒荒和搗巢!
兩支騎兵合兵一處,瞬間組成了一支多達七萬的大軍。
這七萬大軍,猶如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劍鋒所指之處,根本無人可擋。
按理說,這件事原本和土默特部落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畢竟,這支軍隊這次針對的是衛拉特聯盟,又不是他們土默特。
可土默特部落的人心里卻怎么也踏實不下來,反而充滿了深深的恐懼。
要知道,這可是七萬騎兵啊!
七萬匹戰馬奔騰起來,揚起的塵土都能遮天蔽日,那氣勢簡直能將天地都為之變色。
再看看他們土默特部落,自從歸降了建奴之后,建奴就把他們中的青壯年強制性編入了滿八旗,并且大多數的青壯年都死在了松錦之戰。
這就導致他們部落里的人口急劇減少,如今的總人口甚至連五萬都不到,可以戰斗的青壯年更是不足五千,大多數都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子。
毫不夸張地說,這七萬騎兵要是從他們的領地上掃蕩一遍,那對于他們土默特部落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在大明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他們土默特部落就像螻蟻一般渺小,根本不堪一擊。
雖說大明現在并沒有明確表示要攻打他們,但誰能保證在打完衛拉特聯盟之后,大明不會把下一個目標對準他們呢?
畢竟土默特就在大明旁邊!
綜合種種原因,你說他們能不慌嗎?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宣府城內的土默特商人們整天提心吊膽,晚上睡覺都睡不安穩。
他們害怕哪一天早上起來,就聽到土默特部落被大明給滅了的噩耗,而他們也將從此成為沒有部落的流浪之人,四處漂泊,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