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在下的意思,這次可不能提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否則很容易被朝廷識破我們的計謀。”
李自成聽到這話笑了笑說道:
“放在以前,本王一定會讓崇禎小兒封本王為西北王,然后再把陜西劃分給本王。”
“但是現在,本王只要求一個總兵的位置就可以了,然后再讓他們提供一定的物資。”
“畢竟是為了詐降,要是要求太過分,被一口拒絕的話,那可就沒辦法了。”
“所以我們提出的要求既要讓朝廷覺得我們有誠意投降,又要能滿足我們目前的需求,這樣才能讓詐降的計劃順利進行下去。”
一旁的張獻忠忍不住開口道:
“以前的話朝廷確實會答應我們的投降,畢竟那時候朝廷還要面對建奴的威脅,也沒什么精力對付我們。”
“可是在不久之前,朝廷不是在遼東打了大勝仗嗎?建奴都被打的退回了遼東深處了。”
“所以我倒是覺得,朝廷未必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然而羅汝才聽到這話,卻是毫不在意地說道:
“非也非也,你有所不知,現在朝廷對于我們這些農民軍的態度其實還是以招撫為主,只不過我們投降之后會把我們全部遷往遼東,用來防守建奴。”
羅汝才這話并非空穴來風,因為朱慈烺確實就是這么計劃的。
甚至之前他還給孫傳庭也下了一道圣旨,內容大概就是只要農民軍愿意投降的話,朝廷就要接受他們的投降,然后把他們分批送往遼東。
并且在遼東的糧食沒有產出之前,朝廷管吃管住,甚至還給發銀子!
孫傳庭拿到圣旨之后,覺得這是一個招撫農民軍的好辦法,畢竟只要去遼東,朝廷就管吃管喝,還給發銀子,這簡直就是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兒啊!
于是他總結了一下其中的話語,然后命人抄了幾千份小冊子,每天晚上趁著農民軍熟睡的時候全部都撒向了李自成的大營。
只不過李自成反應很快,在發現了這些東西之后就即刻命人全部收集起來然后集中銷毀了。
再加上農民軍中識字的人不多,所以這件事情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只有李自成身邊的一些核心將領知道這件事情,當然也包括羅汝才。
而張獻忠之所以不知道,也不是因為李自成刻意隱瞞,只是因為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張獻忠投奔李自成之前的時間里。
于是緊接著,張獻忠臉色頓時就變了,他趕忙開口問道:
“這是什么意思?難道你是想讓我們去遼東?那遼東乃是苦寒之地,建奴又異常兇猛,我們去了豈不是兇多吉少?”
“這不是把我們往火坑里推嗎?”
這話一出口,李自成和羅汝才瞬間就沉默了。
不是
張獻忠的腦子真的沒問題嗎?
剛才不是說了是詐降嗎?
他怎么還能說出這樣的話?
雖然心中無奈,但接下來,羅汝才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別誤會,你忘了我們只是詐降而已嗎?就算朝廷真的要讓我們去遼東,難道我們真的會去嗎?”
“我們表面上答應朝廷的要求,然后再要求朝廷給予我們一定的物資,等拿到物資之后順利度過這個冬天,再直接翻臉就是了,到時候朝廷又能拿我們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