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一切之后,孫傳庭即刻喚過來兩隊錦衣衛。
彼時,府衙內的氣氛顯得格外凝重,孫傳庭面色如霜,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然。
然后將兩封奏疏慎重地遞到最前面的兩個錦衣衛手中。
緊接著,孫傳庭沉聲道:
“即刻將這兩封奏疏送往京城和宣府,此事關系重大,關乎我大明江山社稷之安危,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不得有絲毫耽擱!”
“若誤了大事,提頭來見!”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威嚴與緊迫,讓在場的人都不禁心頭一緊。
為首的錦衣衛百戶聽到這話,趕忙雙手抱拳,眼中滿是堅定與決然。
“大人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哪怕肝腦涂地,也定要將這奏疏安全送達!”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仿佛是對孫傳庭的承諾。
隨后,錦衣衛們小心翼翼地將兩封奏疏封進匣子里。
那匣子雖不大,卻仿佛承載著千鈞重擔。
隨后他們又用油布將匣子包裹了好幾層,每一層都裹得嚴嚴實實,生怕在途中出現任何差錯。
做完這一切,他們這才兵分兩路,各自騎上快馬,如離弦之箭般離開了潼關。
孫傳庭站在府衙門口,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感慨。
接下來,就只能等著朝廷的回復了。
他不知道朝廷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是接受李自成所謂的‘投降’,還是堅決拒絕,繼續與農民軍血戰到底?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他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守住陜西!
因為這是他的職責,也是他對大明的忠誠!
哪怕前方荊棘叢生,哪怕希望渺茫,他也絕不退縮。
雖然孫傳庭下達了八百里加急的命令,但是在古代交通條件有限,無論戰馬的速度有多快,還是遠遠達不到日行八百里這個速度。
充其量也就是日行五百里左右,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的二百五十公里。
因此,直到第五天的時候,前來送信的錦衣衛才抵達了京城。
這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馬不停蹄,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想著趕緊把信送到京城。
而另外一隊錦衣衛,則還在路上艱難跋涉著,還需要大約兩天的時間才能到達宣府。
“閃開閃開,緊急軍報!不得阻攔!”
快入城的時候,護送奏疏的錦衣衛們便大聲呵斥了起來。
那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在城門口響起。
城門口的官兵見到這一幕,哪里敢阻攔?
畢竟他們深知緊急軍報的重要性,這玩意兒要是攔了,那可是要命的!
于是,他們趕忙幫忙驅散起了圍在城門口的百姓。
百姓們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呵斥聲嚇了一跳,再加上守城官兵驅散,也紛紛避讓開來,給送護送軍報的錦衣衛讓出了一條通道。
就這樣,護送軍報的錦衣衛毫無阻礙地進了京城,然后直奔兵部而去。
本來按照朱慈烺之前的規定,無論何地的軍報都是要直接送到東宮的,以方便他第一時間作出決斷。
但是現在朱慈烺不在京城,這軍報自然也只能按照流程送到兵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