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臣聽聞從京城方向傳來了緊急軍報,敢問是何處發生的戰事?”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擔憂與緊張,眼睛緊緊地盯著朱慈烺。
一旁的秦良玉也是滿臉焦急地問道:
“太子殿下,敢問是何處又起了戰事?是否需要調兵?末將愿意率領宣府將士,為朝廷分憂解難。”
她的眼神中透著一股堅定與果敢,仿佛只要朱慈烺一聲令下,她就會毫不猶豫地奔赴戰場。
朱慈烺看著二人微微一笑,然后轉身向著宣府府衙內走去,同時說道:
“兩位先進來吧。”
二人聽到這話,也不好再說什么,隨即便一起跟著走了進去。
來到府衙的內堂之后,朱慈烺這才將手中的那封奏疏遞給了他們。
秦良玉和史可法趕忙湊近一看,片刻之間臉色瞬間大變,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
下一秒,史可法率先說道:
“太子殿下,臣認為這肯定又是李自成的陰謀,李自成這廝降而復叛已經有很多次了,這次無非又是假投降,然后等待時機成熟便再次反叛而已。”
“絕不可輕易相信他的花言巧語。”
史可法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憤怒與不屑,顯然對李自成的這種行為十分反感。
一旁的秦良玉也是說道:
“太子殿下,臣也是這么想的,萬萬不可相信闖賊的話。”
“這些農民軍首領向來狡猾多端,毫無誠信可言。”
秦良玉雖然沒有和李自成交過手,但她之前卻和張獻忠交過手,因此她深知這些農民軍首領的秉性。
這些人對待朝廷的套路無非也就這么幾種: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跑不過就投降,投降之后再反叛。
來來回回搞得人不勝其煩。
她可不想讓朝廷再次陷入李自成的陷阱之中。
朱慈烺聽到二人的話,則是頗為無奈的笑著說道:
“二位說的本宮自然也知道,但是朝廷又怎么能拒絕李自成的投降呢?”
“要是拒絕的話,豈不是斷了那些被迫跟隨李自成造反、想要投降大明的百姓的活路?”
“要知道這些百姓本就是無辜的,他們不過是受李自成脅迫,才走上了這條造反的道路。”
“朝廷若是不給他們一條生路,豈不是逼著他們只能跟隨李自成一條道走到黑了?”
“再者,朝廷之前已經下旨,只要農民軍愿意投降,各地官員都必須接受,如今怎好朝令夕改?”
二人聽到這話,瞬間臉色一變,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因為他們知道朱慈烺的顧慮是有道理的,這也是為什么朝廷一直以來對農民軍都是主打一個招撫的政策。
主要是涉及的普通百姓實在是太多了,真要把他們全部殺光的話,必然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讓朝廷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畢竟自古以來,哪有朝廷主動屠殺幾十萬百姓的?
嗯
建奴不算!
想到這里,史可法小心翼翼地問道:
“敢問太子殿下,您這是打算答應闖賊提出來的這些投降條件嗎?”
朱慈烺點頭說道:
“自然是答應了,另外本宮猜測這樣的奏疏應該有兩份,另外一份已經被送到了京城。”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本宮覺得父皇也會答應此事的。”
很明顯,朱慈烺有點高看崇禎了。
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崇禎其實并不想答應李自成的投降,一心只想弄死李自成,以解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