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送走了葉爾羌使者和和碩特使者之后,朱慈烺獨自坐在府衙的書房中,手指輕輕叩擊著桌面,然后陷入了沉思。
他細細琢磨了一番,覺得這件事情著實非同小可,還是應該和秦良玉以及史可法打個招呼,共同商議一番才妥當。
于是,他當即派人去將他們請了過來。
等到秦良玉和史可法二人匆匆趕到府衙,進入書房行禮落座之后,朱慈烺便將剛剛發生的事情簡單的地告訴了他們。
當聽到這話的時候,秦良玉和史可法先是一愣,眼神中滿是驚愕,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很快,他們的臉上便浮現出一陣難以抑制的狂喜。
要知道葉爾羌汗國和和碩特汗國已經脫離大明的掌控足足十幾年了,而在這十幾年里,大明也一直對他們無能為力。
畢竟這個時候大明都快滅國了,哪有心思去管他們?
可誰又能想到呢?
眼下朱慈烺不費吹灰之力,僅僅憑借著大明的威望和之前松錦之戰的余威,便重新讓他們對大明臣服,這怎能不讓他們欣喜若狂呢?
要知道這簡直和開疆拓土也沒什么區別了,甚至意義更為重大,畢竟這是讓曾經叛離的屬國重新歸附!
下一秒,秦良玉趕忙站起身來,雙手抱拳,神情激動地說道:
“太子殿下真是圣明,臣對殿下敬佩之至!殿下此舉,實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啊!”
史可法也緊隨其后,滿臉敬佩地說道:
“太子殿下,臣亦對殿下敬佩得五體投地!殿下以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決策,讓這兩個汗國重新歸附,此等功績,必將載入我大明史冊。”
嗯
不得不說,這番話倒是夸的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了。
隨后朱慈烺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這并不是本宮的功勞,而是大明千千萬萬將士的功勞,若是沒有之前的松錦之戰那場大勝,讓周邊諸國見識到了大明軍隊的強大戰斗力,恐怕他們也不會愿意這樣輕易地臣服大明。”
“說到底,這場功勞是將士們在戰場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本宮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秦良玉和史可法二人聽到這話,只覺得心中更加感動。
身為未來的皇帝,朱慈烺不僅有著卓越的才能,更有著如此謙遜的胸懷,實在是大明之福啊。
可突然就在這時,史可法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微微皺起眉頭,然后問道:
“殿下,臣敢問一句,關于和碩特和葉爾羌的投降和駐兵一事,究竟要怎么處置呢?”
朱慈烺剛才還真沒仔細考慮這件事情,眼下聽到史可法這么一問,他便開口道:
“本宮暫時還沒想好,你有什么想法嗎?不妨說來聽聽。”
史可法聽到這話,猶豫了一下之后這才說道:
“這種事情臣還真沒什么好的想法,老實說,就關于土默特部的投降事宜,都不是宣府可以輕松負擔的。”
“宣府本就事務繁多,官員數量也有限,最近一段時間光是和土默特使者商量投降的事情就已經焦頭爛額了。”
“再加上和碩特和葉爾羌本地的官僚體系與我們大明有所不同,臣認為宣府根本沒有辦法妥善處理這件事情。”
“所以臣建議將和碩特使者、葉爾羌使者以及之前的土默特使者全部送到京城,由內閣和朝廷的大臣們進行商議投降事宜。”
“如此方能展現朝廷對這件事情的高度重視,也能更加迅速、妥善地處理此事。”
說實話,史可法這還真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實際情況確實如此。
宣府本身的官員其實并沒有多少,而且大多事務繁忙,精力有限。
最近一段時間,光是和土默特使者商量投降的具體條款、安置方案等事宜,就已經讓官員們忙得不可開交,實在是沒有多余的精力和能力再去處理葉爾羌汗國和和碩特汗國的事情了。
更何況這兩個汗國都是人口幾十萬的大國,其內部情況復雜,涉及諸多利益糾葛,哪里是他們一個小小的宣府可以處理得了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使者全部打包送到京城,然后讓他們和京城的那些官員們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