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因為朱慈烺是兒子,而他是老子,并且還是皇帝,在傳統的綱常禮法中,哪里有父親親自出城迎接兒子的道理呢?
這豈不是亂了套?
所以,崇禎最終還是乖乖地在皇宮里候著。
除此之外,當得知朱慈烺回京的消息之后,整個京城的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畢竟之前崇禎御駕親征班師回朝遭遇刺殺的事情實在是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那驚心動魄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所有人都害怕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因此,這段時間里,京城里管控得十分嚴格,堪稱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錦衣衛們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不斷的在街道上巡邏,眼神銳利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五城兵馬司的士兵們則在各個路口設卡盤查,對過往的行人車輛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沒有可疑人員混入。
總而言之,現在京城里一片安寧祥和,所有人都在準備迎接朱慈烺的歸來。
等到朱慈烺的車駕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以薛國觀為首的文臣和以英國公為首的武將紛紛趕忙參拜。
他們整齊地跪在地上,齊聲高呼: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得勝還朝!”
緊接著,朱慈烺乘坐的龍輦緩緩停了下來,隨后朱慈烺緩緩走了下來。
看到眾人,朱慈烺溫和地說道:
“諸位都請起來吧,本宮此番大勝,并非是本宮的功勞,而是一眾武將的功勞。”
“若是沒有他們在前線奮勇殺敵,浴血奮戰,又哪里來的大勝呢?”
眾人聽到這話,隨即便紛紛站了起來,然后笑著附和道:
“殿下莫要謙虛,若是沒有太子殿下指揮得當,運籌帷幄,大軍哪有如此大勝?殿下您才是這場勝利的關鍵所在啊!”
朱慈烺聽到這話只是笑笑,不再說些什么。
隨后,朱慈烺又和眾人寒暄了一下,詢問了一些京城中的近況。
百官們則是紛紛向他匯報著京城里的情況,有關于民生改善的,有關于經濟發展的,朱慈烺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心中對京城的變化感到十分欣慰。
片刻之后,朱慈烺又重新坐回了龍輦,隨后龍輦直接進了京城。
至于身后的軍隊,則是各自返回了軍營,只有本來就駐扎在城內的騰驤五衛跟著一起進了城。
剛一進京城,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那歡呼聲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赫然便是圍觀在兩旁的百姓的歡呼之聲。
京城的百姓們早早地就得知了朱慈烺回京的消息,因此紛紛來到街道兩旁,想要一睹朱慈烺的風采。
畢竟好不容易再次取得了大勝,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大明日報》到處都在宣傳這件事情。
當得知這些消息后,京城百姓早已振奮不已。
雖說打勝仗跟他們其實沒什么直接關系,但是大明實在是憋屈太久了。
在崇禎當皇帝的這十幾年里,每年都會傳來打敗仗的消息,朝廷上下一片愁云慘霧,百姓們也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唯恐哪一天這大明就沒了。
可如今僅僅只是一年不到的時間,大明卻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接連打了好幾場大勝仗,這怎么能不讓他們高興呢?
再者說了,如今的京城可是徹底大變樣了。
城內所有的道路全部都被水泥路覆蓋,變得寬敞無比。
以前那坑洼不平、泥濘不堪的道路一到下雨下雪的時候就變得十分難走,行人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滑倒,車輛行駛也十分困難。
但現在全部都是水泥路了,就算下雨下雪也不怕了。
那平坦的水泥路,就像一條條經脈,貫穿在京城的各個角落,將整個京城連接得更加緊密。
總而言之,在這些百姓看來,大明眼下真是越來越好了,自然而然的,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別的不說,以往每到冬天的時候,家里的柴火總是不夠燒,而炭又貴得要死,他們又沒錢買,因此有時候連口熱的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