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聽到這話,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趕忙說道:
“沒錯,正是陛下派奴婢來宣太子爺進宮的。”
要是換做其他太子,聽到皇帝召見,肯定會恭恭敬敬地領命,然后馬不停蹄地跟著太監去見皇帝,以表對皇帝的敬重。
但很明顯,到了朱慈烺這兒,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
只見朱慈烺先是愜意地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然后這才漫不經心地問道:
“有說是什么事嗎?”
王承恩看到這一幕并不感到驚訝,畢竟眼前這位太子爺之前都“造反”了,這種小事情又有什么好驚訝的呢?
再者說了,之前崇禎也沒說不能先把這件事情告訴太子啊!
想到這里,王承恩當下又是笑著說:
“啟稟太子殿下,是大喜事兒!陛下和娘娘正商量著要給您納太子妃呢,這會讓您去,應該是想要尋求一下你的意見。”
什么?
納太子妃?
朱慈烺聽到這話,頓時就瞪大了眼睛,滿眼的不可置信。
他倒是沒有想到,這次崇禎要找他居然是因為這事兒。
而且話說回來,這方面他還真的沒做好準備。
雖然之前納了鄭小妹為太子側妃,不過那其實也是情勢所逼而已。
當時局勢復雜,各方勢力暗流涌動,他為了收服鄭芝龍為自己效命,才做出了那樣的決定。
但是現在要納太子妃,這可就是比較正式的事情了,關乎到大明的皇室傳承,他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主要是他眼下也才十四歲而已,現在就選太子妃,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想到這里,朱慈烺有些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無奈地說道:
“本宮如今也就十四歲而已,現在就選太子妃,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王承恩聽到這話,依舊是笑著答道:
“回太子爺的話,選妃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需要經過各種流程,從挑選合適的秀女,到考察她們的品德、才藝、家世等方面,再到最終確定人選,這一系列流程走下來,快的話一年,慢的話兩三年都是有的。”
“確定人選之后,還有開始籌備大婚,又需要半年的時間。”
“等到那時,太子爺早就成年了,因此并不算早。”
“而且當年陛下大婚的時候,也就只有十七歲而已。”
好吧!
話說到這里,朱慈烺實在是沒話可說了。
他心里明白,在這個時代,皇室的婚姻大事往往有著諸多政治考量,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的。
可他又想了想,卻發現自己怎么也想不起來在原本歷史上朱慈烺的太子妃到底是誰。
畢竟明朝滅國的時候,朱慈烺當時也就十六歲的年紀,那個時候估計還沒有大婚。
不過按理說應該早就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選,只是那位太子妃并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她的名字。
但這對于那位太子妃而言或許也是一件好事兒吧?
畢竟她要是真成了太子妃,那可就成了大明最后一位亡國的太子妃了,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想到這里,朱慈烺無奈地搖搖頭,隨后就準備去見見崇禎和周皇后。
可就在他準備起身跟著王承恩離開的時候,卻發現此時此刻王承恩突然一臉欲言又止的樣子,仿佛是有什么話要說。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