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次要發行的可是三千萬兩的大明國債!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光是憑借京城一地的百姓、富商以及勛貴根本消化不了這么多的國債。
所以必須要將這三千萬兩的大明國債分攤到全國各地。
具體哪個省份多一些,哪個省份少一些,這可都是需要經過仔細考量的,畢竟各地的經濟狀況、人口數量等因素都不盡相同。
所以最近這兩天時間,戶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忙著這件事情。
經過一番仔細的研討和規劃,他們最終確定了分配方案。
其中,京城作為首都,因為官員和勛貴以及富商比較多,消費能力也相對較強,所以分擔了八百萬兩的額度。
另外,南京作為留都,雖然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經濟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所以分擔六百萬兩的額度。
剩下的一千六百萬兩則根據各省份的具體情況分攤到各地,由各地官府負責進行推廣。
當然,河南和陜西因為情況特殊,所以這次國債分配就直接越過了他們。
即便如此,戶部還是決定單獨給秦王劃分一百萬兩銀子的額度過去。
不過這筆銀子就不必運到京城了,直接交給孫傳庭就好,畢竟孫傳庭在陜西也不容易,這筆銀子就給他當做軍費了。
由他來負責這筆銀子的使用和監督。
除了秦王之外,各地的藩王多少也要分擔一些,最低十萬兩銀子,上不封頂。
不得不說,戶部對于大明國債的分配還是十分合理的,既考慮到了各地的實際情況,又兼顧了各方的利益。
朱慈烺看完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就這么辦吧。”
倪元璐隨即道:
“臣遵命!”
緊接著,倪元璐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猶豫了一下說道:
“太子殿下,這件事情臣暫時還沒有和內閣以及其他大臣商議過,臣覺得是不是應該和他們打個招呼?”
朱慈烺聽到這話,點了點頭道:
“理應如此,此事關系重大,確實需要通知一下內閣和其他大臣。”
想到這里,朱慈烺直接喊來馬寶,吩咐道:
“派人去請內閣幾位大臣、各部尚書、英國公、魏國公、武定侯、襄城伯、新建伯、嘉定伯等人到太極殿議事。”
馬寶聽到這話,趕忙答道:
“奴婢遵命。”
隨后便退了下去。
在朱慈烺看來,既然這件事要告知內閣,那么索性就直接把六部尚書、內閣以及一些為首的勛貴全部都喊過來。
大家一起坐下來把事情攤開了說,這樣才能集思廣益,把事情辦得更加周全。
當然,崇禎也不能忘,畢竟他是皇帝,這么大的事情,肯定得讓他參與進來。
而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倪元璐卻是滿臉懵逼。
只見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把話說出口,只是眼神十分復雜。
為何他會有這般的反應呢?
因為就在剛剛,眼前這位太子爺貌似行使了本該不屬于他的權利。
畢竟召集內閣、六部尚書以及勛貴這件事情,怎么看也是皇帝該行使的權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