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原為陜西銀川驛卒,被崇禎裁撤失業后憤然起義,逐漸壯大勢力,最終成為推翻明朝的核心力量。
盡管現在的崇禎已經知道了即便當時不裁撤驛站,可能還會出現其他起義領袖,但當他看到有人建議恢復驛站時,仍不由得漲紅了臉,卻偏偏無法生氣。
因為奏疏中關于驛站的建議十分充分,若朝廷要繼續在大明各地修路,需大力設立驛站,驛站的職能從此不必局限于傳遞情報,還需承擔養護公路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修路時驛站還可充當物資中轉站,包括作為工匠們臨時休息的地方以及提供修路所需沙土、水泥的生產場所。
說白了,這其實就是古代驛站與后世路政的結合體,既實用又高效。
當時看到這份奏疏的時候,就連朱慈烺也感到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工部的官員居然能想到這點。
而且不得不說,這個建議確實非常好。
因為以后修路時朝廷本就打算在沿途設置類似驛站的地方,并在此設立臨時水泥廠,用來制造大量水泥以保證修路速度。
畢竟有些路一修就是幾千里,不可能所有水泥都由京城供應,就地設廠十分必要。
而此時驛站就能發揮作用,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朱慈烺之所以把這件事告訴崇禎,倒不是為了讓崇禎難堪,只是單純覺得這件事情最好和崇禎打個招呼比較好。
崇禎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沒有生氣。
沉默一會后,崇禎這才說道:
“此事,朕同意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咧嘴一下。
“父皇圣明。”
崇禎動了動嘴,卻沒有說什么,只是心里有些苦澀。
他知道,自己當年裁撤驛站的決策雖然出于無奈,但卻滋生了李自成這般嚴重的后遺癥。
如今又要重新發展驛站,雖然是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著想,但心中仍不免有些感慨。
就這樣,大明終于又要開始重新發展驛站了。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招募大量驛卒。
此時朱慈烺倒是真的想對遠在陜西的李自成喊上一句:
“李自成,快投降吧!大明又開始恢復驛站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到了兩天之后。
這一天早上,朱慈烺剛一醒來就察覺到不對勁。
雖然屋內溫度十分適宜,但他還是感覺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隨即他趕忙披上衣服,打開窗戶一看,只見外面居然飄起了鵝毛大雪!
沒錯,京城終于下雪了!
此時此刻,只見窗外鵝毛大雪紛飛,天地間一片蒼茫,遠處的宮殿、樹木皆被銀裝素裹,沉甸甸的積雪壓彎了枝頭,偶爾傳來“咔嚓”一聲輕響,那是樹枝不堪重負折斷的聲音。
不遠處的地方,幾個小太監正拿著掃帚在雪地里奮力清掃,呼出的白氣在冷風中迅速消散。
他們的臉頰凍得通紅,手指僵硬,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是埋頭揮動掃帚,在厚厚的積雪中開出一條窄窄的小路。
朱慈烺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眉頭微蹙。
就在這時,冰冷的空氣夾雜著雪花撲面而來,讓他不由得瞇了瞇眼。
“殿下,當心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