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聽到這話,也就懶得再客氣了,他先是直起了身子,然后說道:
“就在剛剛,兒臣剛收到了孫傳庭從陜西發來的八百里加急,只是不知道這其中的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所以請父皇先看一下吧。”
說著,朱慈烺從懷里拿出孫傳庭八百里加急送來的奏疏,然后遞給了崇禎。
什么叫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崇禎聽到這話也有些納悶,他微微坐直了身子,伸出手將奏疏接了過來。
隨后他緩緩打開奏書,目光迅速掃過上面的字跡。
看了一會兒,崇禎瞬間喜上眉梢,原本微微皺著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來,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然后連叫了三聲“好”字。
因為崇禎看到了羅汝才為了投降朝廷,在李自成軍中引發了一場大的混亂,最終造成了十三萬左右的人死傷的事情!
這對于崇禎而言,確實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畢竟一直以來還真沒有一個農民軍首領真正地投降過朝廷,羅汝才應該算是第一個了,而且這次應該也不存在什么詐降了,畢竟用十三萬人來詐降的話代價也太大了。
但是很快,崇禎那剛剛還洋溢著笑容的臉突然就僵住了,隨后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凝重。
因為他看到孫傳庭在信中說這十萬傷殘的百姓聚在潼關城下,哭著喊著要投降朝廷。
面對這種情況,孫傳庭自然不能拒絕他們,因為要是拒絕的話,一來會違抗圣旨,二來會導致這十萬人百姓全部餓死在潼關城下。
因此孫傳庭下令打開城門,接納了這十萬傷殘的百姓。
隨后,便是孫傳庭緊急籌糧的各種辦法,以及請求朝廷調撥糧食。
看完這封奏疏的內容之后,崇禎久久無語。
他微微低下頭,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陷入了沉思。
他雖然很高興羅汝才會對李自成的農民軍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但他也為那些百姓感到深切的同情。
畢竟說到底,這些百姓也是他的子民。
他們原本都是安分守己的農民,只是因為吃不起飯,這才被迫跟著李自成造反的。
如今他們既然投降了朝廷,那自然便又是他的子民了。
只是這糧食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要是不盡快解決的話,恐怕這些人也活不了多久了。
想到這里,崇禎只覺得心里沉甸甸的,仿佛壓了一塊大石頭。
片刻之后,崇禎臉色很難看地看向了朱慈烺,聲音低沉地問道:
“這件事你準備怎么解決?”
朱慈烺直接說道:
“很簡單,孫傳庭要糧食就給他糧食,除了糧食之外,棉花和藥物也必不可少。”
“總而言之,要什么給什么,盡可能的讓更多的百姓存活下來!也讓百姓們看到朝廷善待他們的決心!”
他的語氣堅定而果斷,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擔當。
崇禎聽到這話連連點頭,他覺得朱慈烺說得很有道理,現在這個時候,陜西河南的民心還是很重要的。
隨后他又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繼續說道:
“對了,如今西北發生了這種事情,要不這次朕的壽宴還是不要辦了,省下來的這兩百萬兩銀子,朕覺得可以直接撥到陜西給孫傳庭,讓他把這筆錢用來救治那些百姓,也算是朕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兒了!”
雖然崇禎也很想過一次像樣的壽辰,以彰顯大明如今的實力。
但是比起他的壽辰來,崇禎還是更關心這十萬百姓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