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崇禎也懶得多說什么廢話,直接便將那封從陜西發來的八百里加急遞給了一旁的王承恩,然后說道:
“這是今天早上剛從陜西發來的八百里加急,你們都看看吧。”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接過奏疏,然后遞給了站在人群中最前面的內閣首輔薛國觀。
薛國觀接過之后大概看了一下,臉上瞬間一喜,因為他看到了農民軍發生內亂的事情,這對于朝廷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臉色也漸漸變得凝重起來,因為這奏疏后面又寫了十萬傷殘的百姓投降大明,并且潼關糧食緊缺的事情。
看完之后,這封奏疏又被傳遞到了其他大臣手里。
眾人看過之后反應也都和薛國觀差不多,臉上都露出了擔憂和凝重的神情。
等到眾人大概看完之后,崇禎接著問道:
“說說吧,關于這件事情眾位愛卿有什么看法?”
崇禎說著,目光逐一在眾人臉上掃過。
雖然心中早已有了決定,但他還是想聽聽這幫人會怎么說!
緊接著,薛國觀率先開口道:
“陛下,臣覺得這件事情沒什么好說的,盡快調撥糧食、棉花和藥物到陜西就是了。”
“這十萬百姓既然投降了朝廷,那么他們就不再是什么農民軍或者亂臣賊子,而是我大明的百姓。”
“既然是我大明的百姓,那便應得到妥善安置,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凍死,否則,朝廷的威嚴何在?天子的仁德何在?”
薛國觀一邊說著,一邊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莫名的堅定。
在場的其他幾位大臣聽到這話,也紛紛附和道:
“陛下,臣也認為理當如此!”
“臣也是!”
“臣也是!”
一時間幾位大臣的聲音此起彼伏,在暖閣里回蕩。
要知道自古以來,救濟災民這種事情向來都是國之大事。
即便有時候朝廷拿不出錢來,但是這種事情也沒有人敢說不去辦的,更何況如今的朝廷有錢有糧,這種事情自然是不能耽誤了。
要是耽誤了,不僅會失去西北的民心,還會引起天下的動蕩。
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崇禎聞此言,直接看向戶部尚書倪元璐,問道:
“倪愛卿,戶部如今尚有多少糧食?”
倪元璐聞此言,趕忙說道:
“啟稟陛下,戶部如今存糧尚有七百萬石以上。”
崇禎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既如此,就先撥付五十萬石糧食,再加一百萬兩銀子,棉花和藥物你們斟酌辦理,總而言之,一定要確保百姓們能夠順利度過這個冬天!”
“至于其他事情,等過了這個冬天再說!”
倪元璐聽到這話,趕忙拱手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