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伸手打開暗格,然后小心的從里面拿出了一個精致的盒子。
那盒子是用上等的木材制成,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龍鳳呈祥,有祥云瑞氣,每一個圖案都栩栩如生。
皇太極輕輕打開盒子,隨后小心的拿出了里面的東西。
而這里面的東西不是別的,赫然便是兩份一模一樣的傳位詔書。
詔書之上,用蒙、漢、滿三種文字書寫著皇太極的旨意,那便是冊封豪格為皇太子。
只等皇太極咽氣之后,豪格便可以順利繼承大位,成為大清國的第二任皇帝了。
查驗過其中的內容和之前一般無二后,皇太極這才松了口氣,隨后他看著這兩份詔書,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復雜的情感。
這兩份詔書是在松錦之戰戰敗、回到沈陽之后皇太極親自寫的。
他原本的計劃是將其中一封詔書交給豪格,讓他心中有數,做好繼位的準備,另外一份則一直留在自己身邊,等到自己死后,眾人自然會發現。
到那時,豪格再將詔書拿出來,便可以順利繼承皇位,名正言順地執掌大清的江山。
但是最終,皇太極還是沒有將這其中的一份詔書交給豪格。
這并非因為他要立其他人為繼承人,而是他考慮到了一些其他事情,不得不這么做。
皇太極心里清楚,如今大清內部的局勢實在是太復雜了。
別說是他的幾個兒子了,就連他的幾個兄弟對皇位一直也是虎視眈眈,覬覦已久。
他們就像一群饑餓的狼,時刻盯著皇位這塊肥肉,自從他咽氣之后,就會一擁而上的爭搶起來。
畢竟,滿清不比大明,從來沒有長子繼承傳統。
就連皇太極的爺爺、皇太極的父親、包括皇太極自己都不是長子,可他們還是憑借著自身的智慧和勇猛在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最終登上皇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讓豪格順利繼位,面臨的困難實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這幾位兄弟個個手握大權,在軍中素有威望,各自擁有一批忠實的追隨者,真要是直接宣布豪格成為繼承人,估計他們會立刻跳出來鬧騰,甚至有可能引發一場血腥的內亂。
到那時,大清內部自相殘殺,元氣大傷,大明必然會趁虛而入,大清的江山社稷將岌岌可危。
一時間,皇太極仿佛看到了那血腥的場景。
兄弟們互相殘殺,士兵們在戰場上倒下,百姓們流離失所,大清的江山在戰火中搖搖欲墜。
皇太極其實也曾經考慮過在自己死的時候,將這幾個有野心的兄弟一并帶走,以絕后患!
但很快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因為他深知這幾位兄弟在軍中的影響力極大,真要是把他們全殺了,豪格又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控局面,到時候只會讓局勢變得更加混亂,大清將陷入無盡的動蕩之中。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多爾袞之前在戰場上打光了他的軍隊,皇太極還允許他重新建軍的原因。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兄弟幾人繼續相互爭斗,相互制衡,從而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只有這樣,大清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中保持穩定,逐步發展壯大。
可即便如此,貌似依然不能保證豪格能夠順利繼位,等皇太極死后,這皇位之爭似乎還是注定要發生的!
想到這里,皇太極突然只覺得心口一陣劇痛,仿佛有一把鋒利的刀子在狠狠地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