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黑衣人似乎聽出了李定國的疑慮,隨即便說道:
“大人不信也沒關系,等回到遼東之后,可向洪大人求證。”
“今日前來是有要事告,那便是建奴今日所說的籌備雙倍貢品之事,絕非出自于真心。”
“他們此舉實則是為拖延時間,并且將延誤貢期的罪責嫁禍給大人。”
“屆時陛下震怒,大人恐難脫干系。”
李定國聽到這話,心中頓時一驚,因為他還真沒想到這點。
關鍵是對方白天來的時候說的是只需要三五天的時間,他想著耽誤三五天的時間也不打緊,所以這才同意了。
結果沒想到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
建奴這招借刀殺人,當真是陰狠至極。
下一秒,李定國趕忙小聲道:
“多謝告知,這份情李某記下了。”
“分內之事,不敢當大人謝。”
黑衣人說完,身形一晃,如同融入墨色的水滴,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只留下一句隨風飄來的低語。
“大人保重,后會無期。”
發生了這種事情,李定國卻再無睡意,只不過此時此刻,他的心中卻也沒有多么著急。
或許在建奴看來,他們回去的時候要從沈陽走到遼東,再從遼東走到京城,少說也得二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
再加上途中還可能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二十天的時間都有些緊張。
按照常理來說確實如此,只不過這次出現了一點小插曲。
原來,朝廷考慮到京城距離遼東行程遙遠且充滿變數,為了確保李定國等人能夠按時趕到京城,所以決定讓他們返程的時候走海路到達京城。
而且朝廷早在一個月前就對鄭芝龍傳達了命令。
讓他去迎接朝鮮、安南、琉球、緬甸、暹羅等國的使者去大明朝賀,同樣的,順便也把李定國等人接過去。
明末這個時候雖然明朝的國力已然接近崩潰,但說到底并沒有亡國,因此也還和這些小國有著一些聯系。
而且之前松錦之戰大勝之后,這些小國也都派使者前來表達了祝賀。
如今崇禎要過壽,自然是少不了他們了。
不過此時正值冬季,再加上路途遙遠,所以朝廷這才決定由鄭芝龍親自去接!
畢竟縱觀天下,如今也就只有鄭芝龍的水師能夠在冬天繼續在海上航行了。
只是這件事情屬于機密,再加上為了防止建奴搗亂,所以這些人中只有李定國知道。
這也是為什么李定國如此淡定的原因。
因為要是走陸路的話,從這里去往京城最起碼需要二十天、甚至更久。
但要是走海路到達天津,然后再去京城的話,最多也只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
也就是說他只要在崇禎過壽的半個月前出發,便可以順利完成任務。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了,萬一時間到了,結果建奴這邊還沒有‘準備好’,甚至不打算放李定國等人離開的話,那又該如何?
這點就更簡單了,要知道鄭芝龍可不是吃素的,如果建奴敢不放人,到時候鄭芝龍肯定會逼迫建奴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