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要追究起來的話,他就算有十條命也不夠砍的。
但如今聽到朱慈烺親口承認他的功勞,這就如同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那顆忐忑不安的心終于安定了下來。
下一刻,他趕忙躬身行禮,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道:
“多謝太子殿下明鑒,臣愿為朝廷肝腦涂地,在所不惜。”
朱慈烺微微點頭,目光在羅汝才身上停留片刻,然后繼續說道:
“以你目前的身份,無論是留在京城,還是陜西、河南等地都是不合適的,畢竟你們這些農民軍與當地官員、百姓之間的矛盾太深了,稍有不慎便會引發燎原大火。”
“所以,還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前往遼東吧。”
“到時候你去遼東做個參將,好好把你的才能發揮出來對付建奴。”
對于羅汝才,朱慈烺還是打算按照之前的計劃把他送到遼東去。
畢竟這家伙看起來確實挺毒的,想必對付建奴也有幾分本事,所以還是去遼東“禍害”建奴吧!
不管到時候有什么陰謀詭計,直接往建奴身上使就行了。
而羅汝才當然也知道以自己的出身和過往是不可能留在京城當官的,那些朝廷官員一個個眼高于頂,視他們農民軍為洪水猛獸,又怎會容他在京城立足?
因此他早已做好了去遼東的打算。
更何況朱慈烺居然讓他做參將,要知道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職啊!
在朝廷的官職體系中,正三品已然是不低的位置,也算是手握實權,威風凜凜了,羅汝才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當下,羅汝才趕忙跪倒在地,額頭重重地磕在地板上,道:
“臣遵命,臣定不負太子殿下厚望,誓在遼東建功立業。”
朱慈烺再次點頭,緊接著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笑著問道:
“聽說你這次進京還帶來了十多個農民軍,這是想干什么?”
羅汝才本來是不打算將自己的計劃告訴其他人的,但眼前這位是大明太子,是大明未來的掌權者,他不敢有絲毫隱瞞,只能如實將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
“回太子殿下,臣自知罪孽深重,也害怕陛下怪罪,所以帶這些人來是想讓陛下知道,我們這些農民軍為何會走上造反之路。”
“此前陜西、河南一帶天災不斷、百姓們生活困苦,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官府卻橫征暴斂,毫不體恤民情。”
“我們也是為了活下去,才不得不造反的,好在如今陛下圣明,愿意接納臣等,所以臣以此祈求陛下的原諒,希望能原諒臣之前的所作所為。”
朱慈烺聽到這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你倒是聰明,沒說假話,要是你剛才敢有半句虛言,今日這關你怕是不好過了。”
“本宮雖年幼,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你既有誠意,想必陛下也會原諒你的。”
羅汝才聽到這話,心中一驚,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又出了一身冷汗。
但他還是強裝鎮定,連忙說道:
“在太子殿天打雷劈之罰。”
話說到這里,接下來已經沒什么好說的了。
朱慈烺隨即又道:
“行了,下去好好休息一下,大概就這兩天的時間陛下就會召見你。”
“屆時,你便按你想的來就是了,你是一個聰明人,應該知道如何把握分寸。”
羅汝才再次磕了一個頭,道:
“臣知道,臣定不會辜負太子殿下的教導。”
“行了,下去休息吧。”
朱慈烺揮了揮手,示意羅汝才可以退下了。
跟聰明人說話其實沒那么麻煩,點到為止就很好了,無需過多贅述,對方自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羅汝才這才站了起來,然后在一個小太監的帶領下退了出去。
等到離開東宮之后,羅汝才渾身上下早已被冷汗浸透了,冷風一吹,他整個人打了一個機靈,仿佛從一場噩夢中驚醒。
此時此刻,他對于這位大明太子實在是有了新的認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