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朱慈烺也其他幾位在京的親王也在其中,畢竟太子和親王在皇帝面前也屬于臣子的范疇。
緊接著,外藩朝貢的儀式正式開始。
朝鮮、安南、蒙古等屬國的使節們,身著各自民族的服飾緩緩步入宮殿,帶著他們帶來的各種貢品來為崇禎祝壽。
使節們面對崇禎則是要行“五拜三叩”之禮,比百官多出兩拜,以示對天朝上國的臣服與敬仰。
隨后,女官獻壽的環節悄然上演。
只見十二名司膳司的女官們手持金盤款步而來,那金盤上,擺放著精心制作的“壽面”與“壽桃”。
“壽面”以龍須面為主料,細如發絲,卻堅韌不斷,上面還摻入了金箔,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至于“壽桃”,則用面粉精心捏制而成,形狀逼真,宛如真的仙桃一般。
女官們將這兩樣寶物呈獻給皇帝,寓意著皇帝福壽綿長,萬壽無疆。
巳時,皇家家宴正式拉開帷幕。
而御膳房的廚師們,早已忙碌得不可開交。
因為這次萬壽節的經費充足,所以他們精心準備了一百多道佳肴,每一道都堪稱藝術品。
除此之外,皇帝還要為臣子們賜宴,全部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桌。
為了準備這場盛宴,御膳房動用了六百余名廚師,不夠的就去民間各大酒樓調用,他們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共同為皇帝獻上了一場盛宴。
在家宴期間,皇帝還需食用“蟠桃宴”中的“九熟仙桃”。
當然,所謂的仙桃實則是蒸熟的壽桃蘸上蜂蜜而成,說的更白一點其實就是個大饅頭,不過因為做法比較講究所以口感軟糯香甜,寓意著長生不老。
而周皇后則進獻了一件由她親手縫制的十二章紋龍袍,以彰顯對皇帝的尊重。
隨后便是教坊司的藝人們開始獻舞,為這場家宴增添了幾分歡樂與熱鬧。
午時,在京城五城兵馬司的安排下,粥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平民,都可以領上一碗熱騰騰的“萬壽粥”,除此之外還有“壽餅”,主打一個與民同樂。
申時,民間慶賀的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
前門大街至崇文門一帶,懸掛起了三千盞“萬壽燈”,燈面繪有《百子圖》《麻姑獻壽》等吉祥圖案,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燈下,攤販們擺起了各式攤位,售賣著“壽桃”“壽面”等節令食品。
引得百姓們紛紛購買,以此慶祝皇帝的萬壽節。
戌時,煙火盛宴在景山萬春亭點燃。
那“萬壽煙火”造型各異,色彩斑斕,持續燃放了一個時辰,將整個京城映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這場景,讓百姓們紛紛駐足觀看,他們感嘆著皇帝的威嚴,也感嘆著這萬壽節的盛大與熱鬧。
自此,這萬壽節才算是差不多結束了。
為什么說差不多呢?
因為按照規矩,這煙花差不多得放上三天,剛好接上除夕!
再然后,除夕又得接連放上好幾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