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東西也不是說建造好之后就可以隨便用了,后期還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維護和管理,確保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適宜作物生長。
回過神來之后,朱慈烺只能說道:
“父皇猜的沒錯,差不多就需要這個數!”
哎!
崇禎先是嘆了口氣,然后繼續說道:
“要知道這可是三十兩銀子啊!京城里的普通的百姓一年下來也就賺個十兩銀子,再加上還要養家糊口,一年下來也未必能攢得了三兩銀子。”
“他們從哪里搞到這三十兩銀子?更何況是那些靠著種田為生的百姓呢,他們一年的收入更是微薄,怎么建造得起這個溫室大棚?”
“而且里面還要持續使用蜂窩煤來提供溫度,這蜂窩煤的價格雖然已經很便宜了,不過長期使用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百姓們也根本承擔不起啊!”
不得不說,崇禎的擔心完全是有道理的,綜合各種成本和后續使用,這溫室大棚似乎并不適合現在的大明?
但是很明顯,朱慈烺早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于是乎下一秒,朱慈烺直接看向崇禎正色道:
“父王說的沒錯,兒臣自然一早也想到了這些事情,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兒臣也沒打算在普通百姓中推廣這溫室大棚,而是打算由各個州縣的官員利用官田來建造溫室大棚。”
“至于費用的話,朝廷撥付一半的款項,再由當地的縣衙出一半,這樣一來,既可以減朝廷的財政壓力,又能確保大棚的順利建造。”
“除此之外,大明各州縣的村子也可以修建一個,同樣也是村子里出一半錢,朝廷出一半錢,沒錢的話朝廷也可以借給他們。”
“而且這些大棚里面也不用種什么蔬菜,全部都種土豆或者紅薯這類高產作物。”
“土豆和紅薯不僅容易種植,而且產量極高。”
“如此一來,一個一畝的溫室大棚就可以產出三千斤左右的土豆或者紅薯,若是多搞上幾個的話,產出的紅薯或許足夠一個村的百姓們在冬天食用了。”
“就算不夠的話也沒關系,因為朝廷還會大量從海外購買糧食,到時候朝廷再撥付一些糧食給他們,別的不說,讓他們活下去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崇禎聽到朱慈烺的話之后,微微低下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和思索,似乎在想著此事是否可行。
別看如今朝廷改革了稅收,各項稅收下來每年大概有六千萬兩。
這六千萬兩銀子聽起來雖然不少,但朝廷的開支也同樣巨大。
之前戶部算過一筆賬,如今朝廷每年的軍費大概維持在三千萬兩左右!
看看,光是一年的軍費都要占去總稅收的一半,而且這筆錢還沒法省,省了就會滅國的風險。
至于剩下的三千萬兩,還要給文武百官們發工資、維持皇宮內的開銷、修路、救濟災民、水利建設,怎么著都是不夠的。
想想也真是可笑,以前國家的財政每年就收個一兩千萬兩銀子,壓根就不夠花!
可現在一下子提高到了六千萬兩還是不夠花!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眼下的大明積弊已久,就像一個患了重病之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治療,不大量砸錢的話根本就好不了。
但是一想到內帑里面還有大約兩萬萬兩銀子,崇禎突然就釋懷了。
那兩萬萬兩銀子就像一顆定心丸,讓他心中有了底氣。
下一秒,崇禎直接說道:
“朕覺得你的想法很不錯,有時間了你去和戶部打個招呼,再和內閣商議一下,讓他們仔細研究研究看看這其中還有沒有什么問題。”
“沒問題的話就推廣到全國各地吧,這溫室大棚關系到百姓的生計,一定要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