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停下腳步,然后緩緩說道:
“畢竟那些農民軍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他們之所以跟著李自成造反也是被生活所迫。”
“如今大明局勢逐漸穩定,朝廷也在積極推行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如果此時殺了他們,對于大明并沒有什么好處。”
“因此除了一些必死之人之外,能勸降剩下的農民軍最好,如此一來朝廷這邊也能少一些傷亡。”
唐王點了點頭,但但隨即又頗為擔憂的說道: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但是要勸降他們的話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特別是李自成的老營,畢竟他們中有不少人都參與過屠殺大明宗室子弟的事件,他們甚至跟著李自成一起搗毀了我朱家的祖墳。”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肯定是不愿意投降的,害怕朝廷會秋后算賬。”
朱慈烺則是淡淡一笑,道:
“唐王叔所言不差,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身份尊貴之人向他們承諾不會因為之前的事情怪罪他們、赦免他們之前的一切罪過!”
“但是這些話要是唐王叔你要是去說的話,他們會信嗎?”
唐王沉默了,他心中明白,以他的身份確實還不夠資格做出這樣的承諾。
他如今在宗室中的地位雖然不低,但在農民軍眼中,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朱家王爺而已。
他們不會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就輕易相信朝廷不會追究他們的罪責。
但要說朱慈烺來說那就不一樣了,因為朱慈烺是太子、是儲君,他的承諾僅次于皇帝的圣旨!
就在這時,朱慈烺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那就是此次作戰的人數超過了二十萬,若是加上運夫的話,人數已然超過了五十萬。”
“并且包含了朱家軍、京營、秦軍、川軍,甚至還有不少少數民族的士兵,這些軍隊來自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和戰斗風格。”
“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讓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農民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需要有一個足夠有份量的人坐鎮才可以讓他們協調起來一起作戰。”
“而除了陛下之外,恐怕也就只有本宮有這個資格了。”
話說到這里,唐王已經徹底被朱慈烺給說服了。
他看著朱慈烺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因為朱慈烺說的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他甚至覺得這次想要打贏這場戰爭,朱慈烺非去不可!
但即便如此,唐王心中還想有些擔憂崇禎會不會讓朱慈烺去四川。
“可是殿下,陛下他能答應嗎?畢竟您是國之儲君,陛下肯定不希望您去冒險。”
朱慈烺自信的笑了笑道:
“唐王叔放心,陛下一定會答應的。”
唐王聽了這話也就不好再說些什么了。
盡管朱慈烺已經下定決心要親自奔赴四川一帶,與李自成展開最終決戰。
但這件事情想要付諸實踐,也遠非想象中那般容易。
首當其沖的難題,便是要說服崇禎以及內閣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們。
按理來說以朱慈烺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但凡是他決定的事情壓根無人膽敢反對,哪怕是崇禎也不行!
但這樣做多少有點逼迫他們的意思,他們心中難免也會有些介懷。
若能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應下此事,后續的諸多事宜定會順暢許多,也能省下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也能保證在他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里,朝廷的各項國策都可以順利推行下去。
畢竟如今的大明歷經風雨飄搖后,已逐漸有了穩定之象。
那些該殺的、該處理的官員,早已在之前的動蕩中被清理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