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太子要親赴四川和李自成決戰的消息后,整個朝堂又是一片哄動。
畢竟自古以來,太子動不動就‘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很少見的,更何況這位太子還沒有成年!
在他們傳統的觀念里,太子應該就老老實實的在宮中讀書學習、處理政務,等待將來繼承皇位,而不是親自奔赴戰場,面對刀光劍影!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皇帝和內閣都已經同意了,他們這些文武大臣又有什么不同意的道理?
因此毫無懸念的,這件事情順利通過了朝會!
就這樣,大明這個國家機器開始迅速運轉了起來,開始為朱慈烺奔赴四川做著最后的準備。
另外,朱慈烺被崇禎賦予‘代天征伐’的名義、持節、假黃鉞、行天子儀仗,也算的上是真正的御駕親征了!
接下來兵部忙著調配兵馬、糧草和武器裝備,戶部負責籌集更多的軍費,確保各項開支充足。
禮部則忙著準備出征的儀式和相關事宜,以彰顯大明的威嚴和皇家的氣派。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關乎大明內部安穩的大事,再加上太子爺要御駕親征,因此沒有任何人敢在這種事情上耍心眼!
接下來的數日,京城的天色總是帶著幾分陰沉,鉛灰色的云層低低壓在京城上空仿佛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不過朱慈烺卻無暇顧及這壓抑的天氣,他如同一只高速運轉的齒輪,在京城各處穿梭,一刻也閑不下來。
因為他心里清楚,此次前往四川路途遙遠,一來一回少說也得半年時間。
再加上京城與四川之間山高水長,消息傳遞極為不便。
所以他必須在出發之前,將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確保大明這盤大棋能夠平穩運轉。
按照朱慈烺的計劃,今年大明要做的事情很多。
首當其沖的,便是推廣土豆、紅薯以及大棚技術這三樣。
如今的大明,糧食問題始終至關重要,能不能讓百姓們吃飽飯就靠這三樣了。
因此這三件事無疑是重中之重,關乎著大明未來的興衰存亡。
除了農業方面的推廣,繼續修建水泥路也是一件大事兒!
另外還有繼續向遼東遷移百姓!
畢竟誰也不知道小冰河時期還會持續多久,而且小冰河時期不只是冬天冷,夏天還會引發旱災,有可能一年到頭地里什么也長不出來。
相比之下,遼東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將災民轉移至此,既能緩解內地的壓力,又能更好的統治遼東。
除此之外,稅收政策雖然在去年就已經制定下來,但能否順利實施,將該收的稅款足額收上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因此在這方面,朱慈烺也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總而言之,今年朝廷要做的事情都是關乎于大明未來生死存亡的事情,一件也不能耽誤!
不過朱慈烺并沒有打算將每件事情都精確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然后再讓內閣和六部執行。
他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框架和想要的結果,其他的事情就交給內閣和六部去處理了!
他相信大明的內閣和六部不會讓他失望!
除此之外,朱慈烺也和崇禎打了個招呼,那就是在他離開的這半年時間里,崇禎偶爾還是需要去上朝的。
不過凡事不要自己做主,要多和內閣以及大臣們商議,畢竟崇禎以前的一系列騷操作可是太嚇人了,朱慈烺可不想再經歷一次!
他其實也想過讓崇禎半年之內都不要上朝,只要老老實實的呆在后宮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