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平日里總是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的索尼、圖賴、遏必隆等一眾滿人大臣,此刻也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沉默不語地佇立在一旁。
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們可都是堅定不移地站在豪格這一邊,全力支持豪格繼位的。
他們為了豪格能夠登上皇位,甚至不惜與權勢滔天的多爾袞吵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畢竟作為皇太極的臣子,他們或多或少都與多爾袞有過一些過節,如果多爾袞登上皇位,對他們而言絕無好處。
而豪格繼位,則符合他們的利益訴求,能夠保障他們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如今的局勢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爾袞因為在松錦之戰中遭遇了慘痛的失利,使得他在軍中的威望有所降低。
在這樣的情況下,多爾袞顯然已經不具備當皇帝的資格了。
再加上皇太極臨終前留下了遺詔,所以這些滿人大臣們此刻也只能緊緊閉著嘴巴,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豪格還是其他皇太極的兒子登上皇位,似乎對他們而言都沒什么太大的區別。
只要不是多爾袞就行!
因此在這個關鍵時刻,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豪格說話。
與此同時,前方的氣氛依舊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
豪格依舊滿臉怒容地與多爾袞對峙著。
他死活不愿意承認大玉兒手里拿著的遺詔是真的,多爾袞則堅持大玉兒手里的遺詔是真的,雙方誰都不肯讓步。
大玉兒則是靜靜地站在一旁,時不時掩面哭泣。
其他人看到這一幕,只能盡力勸說著雙方,試圖讓他們冷靜下來,最起碼不能兵戎相見!
這會兒,所有人怕是都忘了皇太極還靜靜地躺在床上呢!
可憐的皇太極一生征戰沙場,為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如今尸骨未寒,這群人卻在他的面前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全然不顧他那最后一絲尊嚴。
另外,雖說這宮殿里聚集了很多人,但真正能在這場皇位之爭中說得上話的,其實也就只有多爾袞、濟爾哈朗、豪格三人而已。
費揚果、阿巴泰雖然是皇太極的兄弟,但他們早已經被皇太極排擠出了權力核心,壓根就插不上話。
其他的則都是一些愛新覺羅家的旁支血脈。
他們雖然也在軍中和朝廷擔任著一定的官職,但關于皇位繼承這種事情,他們肯定是沒有資格參與其中的。
只能在一旁勸說著豪格和多爾袞冷靜。
至于阿濟格和代善幾位親王,此刻他們正負責在遼東前方和后方與大明的軍隊對峙。
不過就算他們在這里也幫不到豪格!
因為阿濟格是多爾袞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無論多爾袞做出什么決定,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支持。
至于代善,他其實并不在乎誰當皇帝,在他看來,只要能夠保證局勢的穩定,讓大清的江山得以延續,誰坐在那個皇位上都無所謂。
而在場的一小部分人,現在大多數都已經偏向了多爾袞,愿意支持福臨繼位。
因為多爾袞之前早就暗中聯絡過他們,不過并沒有說明具體要干什么,只是告訴他們到時候有件大事需要他們的支持。
只要這件事成功,那么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現在看來,多爾袞之前所謂的大事,恐怕就是眼下這件事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