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政已達四十余年的康熙,完全不稀罕隔著鴻溝的君臣,卻對吵吵鬧鬧的父子天性,有著遠超尋常的需求。
早上,胤禑帶著內務府的請款題本,來乾清宮覲見康熙。
剛一見面,康熙就冷嘲熱諷的說:“喲,你這個大忙人,居然有空來見我了?”
俗話說的好,老小老小,不哄著點,怎么行呢?
包括太子在內的所有皇子們,都被森嚴的宮規,束縛了思想。他們只要見了康熙,就像是老鼠見了貓似的,一本正經的不敢亂說亂動,更別提開玩笑了。
“汗阿瑪,瞧您說的,臣兒就算是再累,這大白天的,也得把差事辦妥了嘛!”胤禑非但不怕康熙生氣,反而嬉皮笑臉的大耍無賴。
“喲,你還知道大白天,要替朝廷辦差啊?”康熙這話一出口,胤禑就心里有了數,他昨天白晝宣銀的破事兒,肯定被康熙猜到了。
猜到了,就猜到了,敢做敢當,怕個毛線?
“汗阿瑪,宗人府的破事兒,臣兒真不想管。”胤禑這么一頂,一旁的梁九功趕緊往柱子后邊縮,惟恐沾了火星,被拉去墊了背。
“唉,雅爾江阿還是太年輕了,鎮不住場面啊!”康熙說這話,就頗有指責雅爾江阿之意了。
大清的宗室王公,實際上,并沒有按照立嫡立長的規矩來。而是由順治或康熙,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進行別出心裁的安排。
當年,簡親王濟度薨后,王爵差點就被庶長子墨嵋襲了。
等雅爾江阿襲爵之前,他弟弟阿扎蘭就很不服氣,兄弟兩個狠狠的掰過一次手腕。
最終,因為雅爾江阿擔任過御前一等侍衛,這才笑到了最后。
客觀的說,世襲罔替的爵位,只要沒襲上爵的,階層必然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向下沉淪。
大清充分吸取了前明王爺滿地爬的教訓,除非有特旨加恩,一律采取的是逐代降級的襲爵制度。
胤禑垂著頭裝死,故意不說話。
康熙想埋怨誰,那是他的事兒,胤禑不能跟著一起罵。
漢武帝天天罵劉據,江充以為機會來了,就故意誣陷劉據搞巫蠱之事。
等劉據兵敗自殺后,漢武帝回過了神,江充的一大家子,也陪著死絕了!
俗話說的好,君心似水!
皇帝這種生物,不能不緊跟立場,卻又不能跟得太緊了!
跟太緊了,遲早被拉出去墊背!
因為,皇帝怎么可能有錯呢,錯的都是奸臣蒙蔽嘛!
康熙埋怨了雅爾江阿很久,胤禑死活不肯說半句話。
胤禑還能不明白康熙的心思么,這是希望他,幫著處理宗人府的事務。
然而,把手伸出太長了,真的合適么?
面對胤禑的烏龜神功,康熙也很無奈,只得擺了擺手,說:“跪安吧!”
等胤禑走后,康熙看似漫不經心的問梁九功:“你十五爺,怎么不像個十來歲的小年輕?”
梁九功哈著腰,小心翼翼的說:“回萬歲爺,辦事穩重,其實挺好的。”楞是沒敢說胤禑半個不字。
ps:下一更,大約23點左右。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