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近五十年的康熙,把異論相攪之術,玩得爐火純青。
“三阿哥,你怎么看?”
老三現在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年長的皇子親王,手頭掌握著從下五旗搶來的十七個牛錄。
老大呢?嘿嘿,他雖然還可以喘氣,康熙卻已經當他是死人了!
老三的門下,不僅比老四多兩個牛錄,而且,清一色的滿洲牛錄。
由此可見,老三在康熙心目的地位,確實不同凡響。
老四的手下,只有一個滿洲牛錄,其余的都是漢軍牛錄。所以呢,老四的藩邸舊人,比如說,戴鐸、戴錦、沈竹、沈廷正、馮國相、傅敏、胡鳳翚、馮毅和李英等人,皆為鑲白旗漢軍的出身。
康熙晚年的政壇格局,一言以蔽之,就是:今上+信任的皇子們,一起壓制旗主諸王。
老三想了想,十分謹慎的說:“汗阿瑪,如果您覺得臣兒可以勝任的話,臣兒也想替朝廷效力!”
老三也想抓兵權!
胤禑一直低著頭,他心里卻很有數,老三終于暴露了惦記大位的野心!
進入康熙五十年以來,關于太子之位搖搖欲墜的傳聞,越傳越廣,越傳距離真相越近。
老三讀的書,比誰都多,他自然知道,太子的再次被廢,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
既然太子快不行了,老大又被圈禁了,老三也就成了實質上的皇長子。
這個時候,老三覺得他可以試探一下康熙的態度,若有機會抓住兵權,那就意味著,繼承大統有望。
張玉書沒看別人,一直盯著胤禑。
俗話說的好,近水樓臺先得月!
老三再得圣寵,也不如每天待在暢春園內,繞著康熙轉的胤禑。
張玉書打定了主意,只要胤禑不表態,他絕不表態。
李光地沒看胤禑,他一直死盯著張玉書。
如果說,李光地現在還有什么遺憾,那就是沒有取張玉書而代之!
不過,一廢太子之時,李光地故意裝傻,沒有替康熙傳話出去,圣眷明顯不如以前了。
老十三和胤禑,都不贊同老四帶兵打仗,老四拗不過他們,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但是,老四不打算帶兵出擊了,并不意味著,他就會眼睜睜的看著老三抓兵權。
當年,老四被太子踢下臺階,昏過去那事,起因就是老三在太子的跟前,進了讒言。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即使康熙的腦袋被門夾了,也不可能讓老四帶兵出戰。
老四自己確實沒希望了。但是,拖老三的后腿,不讓他摸兵權,老四還說得上話。
康熙沒有表態,扭頭問溫達:“你覺得如何?”
溫達哈著腰,小聲說:“回皇上,奴才以為三阿哥能文能武,頗堪大任!”
老四的心房陡然一震,好家伙,溫達啥時候和老三勾搭上了?
“四阿哥?”康熙還是沒表態,轉而問老四。
老四的態度異常鮮明,當即表態說:“回汗阿瑪,十五弟曾經率軍長途奔襲,出其不意的震懾住了通州大營,確保了整個京畿的安穩,臣兒以為,十五弟乃是真正的帥才!”
“十五阿哥,你自己怎么看?”康熙不動聲色問胤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