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胤禑還通過年羹堯和雍泰,把陜西督標中軍和撫標中軍的羽箭,洗劫一空。
兵精,糧足,火藥和炮彈多,只要不冒進,準噶爾人就吃不掉胤禑。
胤禑比誰都清楚,準噶爾汗國的雖然疆域遼闊,機動力強,但是,人丁稀少,僅有百萬之眾。
拿幾萬戰士,換胤禑的五千人,策妄阿拉布坦真心舍不得!
延信去追擊的時候,胤禑就指揮眾人,徹底打掃了戰場。
金銀和布帛,都屬于硬通貨,胤禑分文不取,都分給大家。
糧草,就必須集中管理了。
一個時辰后,延信果然很聽話的帶著千余顆人頭,及時趕了回來。
兵部驗功,必須數腦袋,這是從前明那里學來的,一直沿用至今。
準噶爾人的腦袋,就是蒙古人的腦袋,和漢人的發型迥然不同,沒辦法殺良冒功!
至于,殺蒙古人冒功,一般情況下,兵部驗功的時候,都會睜一眼閉一眼。
派公主或郡主撫蒙,那是對蒙古人的懷柔國策。
但是,這并不影響,心狠手毒的幫蒙古人減丁。
說白了吧,隨著大清江山日益穩固,蒙古人肯定是越少越好。
被徹底打掃過的戰場,證明了,準噶爾人就是詐敗!
蒙古人出戰的時候,喜歡趕著羊群,當口糧。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可是,現場繳獲的羊,竟然不超過一百只!
胤禑的手里,掌握著如臂使指的五千精銳,比關寧鐵騎中分散于各將之手的五千家丁,強出太多了!
關寧鐵騎中,吳三桂的數萬兵馬之中,也就是三千家丁而已。
但是,胤禑的五千人,是多兵種合成的混編軍團,不管怎么比,都比吳三桂的三千家丁,厲害多了!
更重要的是,胤禑不退,誰敢擅自逃跑?
按照八旗軍律,主帥有失,佐領以上的軍官皆斬!
若是今上的親兒子有失,那還了得?
毋庸置疑,今上的熊熊龍怒之火,足以把所有逃兵連同他們的家小,燒得連渣都不剩!
清初不是清末,軍法異常之森嚴!
八旗軍官們,只有戰死了,才不會牽連家小。
胤禑美美的吃下了誘餌之后,就是不肯冒進,這令策妄阿拉布坦一籌莫展!
準噶爾人損兵折將之后,狗韃子就是不上當,居然待在原地扎營了。
說起來還真是有趣,清軍和準噶爾人,互相謾罵對方是野蠻的狗韃子!
策妄阿拉布坦,只得找來大策凌敦多布,商量對策。
大策凌敦多布,素有“智多星”的美譽,此人詭計多端,是大清的心腹之患。
“大汗,請恕我直言,狗韃子的主將,是個明白人,只怕是已經看透了咱們的圍城打援之計。”大策凌敦多布嘆息著說,“恐怕,給再多骨頭,狗韃子也不可能上當冒進了。”
在長期的清準戰爭中,準噶爾人的輝煌勝利,都是一個模式:先誘敵深入,再掐斷糧道,最后,聚殲肚子餓扁的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