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今天算是開了眼,好家伙,這里的好姑娘,可比宮里選出的秀女,漂亮太多了!
在隆科多的暗中調派下,整個京城,最出名的百戲班子,都被找來了。
大約快活了一個時辰之后,老十三率先把持不住了,摟著他的老相好,去了她的香巢。
老四呢,今天確實喝得有點高了,也是真高興,便摟著全場最漂亮的一個清倌人,出去開展梳籠工作了。
胤禑親自送老四出門回來,就坐著不動了。
隆科多略微一想,就猜到了胤禑的心思,眼前的所謂好姑娘,對他完全沒有吸引力。
“爺,奴才無能,沒有辦好差事。”隆科多哈著腰,連連自責。
胤禑心里有數,曹佳氏若不是被親戚襲爵給逼急了,根本不可能主動投懷送抱。
同理,樂意主動獻身的官太太,可遇不可求。
所以,說了大話的隆科多,心里很虛。
再怎么說,老四都要籠絡住隆科多,胤禑不能破壞這個既定戰略。
所以,胤禑笑了笑,說:“隆老三,時間大把,慢慢的找,爺不急!”
聽出胤禑并未生氣,隆科多長松了口氣,總算是涉險過了關。
“贖身的事兒,就都交給你了!”胤禑起身,領著京城最出名的清倌人,出門尋歡作樂了。
如果是普通的微服找樂子,完全沒必要贖身。
可是,隆科多搞出這么大的動靜,如果不把玩過的姑娘,贖出齷齪的環境,萬一,血脈外傳了,很容易惹出大丑聞。
人在廟堂之上,就必須多思考,少說話。
隆科多眉花眼笑的拍著胸說:“爺,您請放心,都包在奴才的身上了。”
既然要贖身,肯定是三個伺候的姑娘,一起贖了。豈有只贖一個或兩個的道理?
早上,天光已經大亮,胤禑踩著康熙起身的時辰,神清氣爽的踱進了暢春園內。
值廬內,張廷玉早就到了,正奮筆疾書,寫各種節略。
胤禑坐到他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知道了”的小印,開始給請安折蓋章。
大清的祖制是,各種題本,一律不許留中不發。
也就是說,只要遞進暢春園的題本,皇帝都必須有個態度。
實話說,以前的康熙,因為心存戒懼之心,一直很勤政。
現在嘛,江山已經坐穩,驕嬌二氣自然就膨脹了起來。
除了小規模零星的農民揭竿之外,放眼整個天下,呈現一派國泰民安的新氣象,康熙難免有些驕傲的怠政了。
胤禑一邊蓋印,一邊心想,請安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
可是,為了維護皇權的威嚴,大清的皇帝們,都不敢廢了請安折的制度。
實話說,全天下的大事,都壓在皇帝的肩膀上,很容易把人整崩潰。
史上最完美政治機器的乾隆,根本不怕處置政務,各地遞上來的題本再多,他也有本事當日批復完畢。
可是,咸豐就不行了,在不能找外臣幫忙的情況下,他只能找懿貴妃,暗中幫著批題本。
不過,咸豐擁著麗妃快活的時候,懿貴妃卻在挑燈看折子,這便種下了大清滅亡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