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康熙這么問了,胤禑就必須去宗人府的大牢里,走一遭了。
在壽德的陪同下,胤禑坐著八抬大轎,從西直門進城,到了宗人府的門口。
莊親王博果鐸,因為錯誤的站到了老八那一邊,已經被趕回去,吃鐵桿莊稼了。
現任宗令是簡親王雅爾江阿。
聽說胤禑來了,雅爾江阿不敢有絲毫怠慢,親自迎出了大門外。
在公開場合之下,胤禑從來不可能落人話柄,便主動請安行禮。
“貝勒胤禑,請簡親王爺大安。”
見胤禑主動扎了千,雅爾江阿在側身避開的同時,緊跟著鞠躬還禮。
所謂宗令,看似整個皇族的族長,實際上,不過是今上的提線木偶罷了。
這人吶,必須清楚自己的實力,時刻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
一番繁瑣的推讓行禮之后,雅爾江阿主動挽著胤禑的手臂,異常親熱的把他請進了宗人府的三堂簽押房內。
落座上茶之后,胤禑盯著雅爾江阿,淡淡的問他:“簡王兄,托合齊的身子骨,不是一般的硬朗啊!”
雅爾江阿一聽這話,頭皮一陣發麻,背心立時一涼,趕緊解釋說:“好弟弟,實不相瞞,因為十二弟暗中出了大力,使了不少銀子,府內的上上下下,沒少拿好處。”
大清朝的事情,客觀規律就是:欺上不瞞下。
實際上,下邊具體辦差的人,即使想瞞,也肯定瞞不住。
這年頭,除了極少數腦子進水的人,誰又真比誰傻多少?
在朱重八的手下,區區一個淮西而已,就出了包打天下的二十四將。
這就說明,千里馬到處都是,伯樂就很稀有了。
元末的亂世,跟著劉福通、陳友諒、張士誠的諸多千里馬,最后都變成了餐桌上的馬肉。
實際上,臨來宗人府之前,胤禑已經猜到了,老十二必然會出手照顧托合齊。
再怎么說,托合齊只要沒被砍下腦袋,老十二就有義務照顧他的親舅舅。
而且,就算是托合齊被砍了腦袋,老十二這個親外甥,也要幫著收尸。
因為,托合齊的兒子,已經死光了。
而且,庶妃萬琉哈氏,還好好的活在宮里呢,由不得老十二有所退縮。
既然雅爾江阿說了實話,胤禑也就沒有繼續逼問下去。
畢竟,老十二和胤禑,多少有些交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適宜深究。
“簡王兄,帶我去看看托合齊吧?”胤禑奉旨而來,肯定要見到托合齊本人。
見胤禑沒有借題發揮的意思,雅爾江阿不禁長出了口氣,果然賭對了。
此前,雅爾江阿也想過,說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敷衍搪塞一下胤禑。
然而,胤禑的精明強干,整個京城里,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萬一穿了幫,得罪了胤禑,天知道,宗人府里,有多少人要丟差事,甚至是掉腦袋?
畢竟,托合齊會飲案,是今上格外關注的欽案呢。
大清朝的事情,越到上層,就越是對人不對事!
比如說,胤禑和平王福晉之間的丑事兒,把主角換作雅爾江阿,最好的結果也是賜白綾一條。
然而,胤禑不僅屁事沒有,康熙還親自抱過小福彭,這能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