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權磚制時代,不管幕后如何惡臭,表面上,總要講究個師出有名。
二廢太子的上諭,以及討逆檄文,一起明發天下之后,就意味著胤礽徹底完了!
實際上,明發天下的上諭,主要是針對蒙古草原的王公貝勒們。
康熙看得很清楚,胤礽的外援,必在草原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半日后,梯次灑出去的偵騎來報,距離行宮五十里以外,發現了一股大約萬人的蒙古騎兵,正往北面逃竄。
直到此時此刻,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
康熙嘆息道:“簡直是喪心病狂啊!”
胤禑其實已經想到了,卻故意閉緊嘴巴裝傻。
胤礽想作亂,除了勾結御前三大營之外,必然要尋求蒙古外援的幫助。
而胤礽的三女婿,正好是土默特達爾漢貝勒阿喇布坦。
現在,康熙還有啥不明白的?
胤礽先派梁九功,故意在行宮里縱火,逼迫康熙離開行宮。再利用前鋒營和驍騎營里的暗線,故意制造內部混亂。
當御前三大營都亂成一鍋粥之時,胤礽的好女婿阿喇布坦,再率軍給予康熙致命一擊。
說實話,胤礽安排的真不錯,很有可能成功!
然而,康熙棋高一招,提前下旨給胤禑,命他節制直隸諸軍。
說來也甚有趣,上次復立太子之時,胤禑出了大力。這一次,粉碎胤礽弒殺君父陰謀的,還是胤禑。
既然涉及到了軍事問題,康熙就問胤禑:“你有何高見?”
康熙朝的蒙古人,和明堡宗時期的蒙古人,戰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皇太極到康熙,這三代君主的長期馴化和打壓,如今的蒙古人,除了擁有大量火繩槍的準噶爾人之外,都不是大清禁旅八旗兵的對手。
康熙此問,就非常考驗胤禑的政治智慧了。
胤禑心里明白,胤礽已經完了,他女婿阿喇布坦不可能不知道。
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阿喇布坦一旦暴露之后,只有兩條可選,一是把胤礽交給康熙,一是帶著胤礽逃去羅剎國。
“汗阿瑪,臣兒以為,應該下旨給草原諸部,凡是擒殺阿喇布坦者,一律晉為親王,賞食五俸。”
大清的爵位,其實分為很多種,既有宗室爵,也有民爵,還有蒙古爵。
其中,蒙古爵的待遇,完全無法和皇族宗室爵,相提并論。
照大清會典的規定,蒙古親王的年俸僅為2000兩銀子,外加20匹緞,就這,再沒別的了!
現在,胤禑提議賞食親王五俸,也就是說,年俸變成了一萬兩銀子,這幾乎趕上皇族宗室的和碩親王待遇了。
要知道,蒙古人不缺弓馬和牛羊,卻極缺銀子。
有了銀子,才方便購買晉商們送進草原的各種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
不夸張的說,一萬兩銀子的蒙古親王年俸,真有財帛動人心的巨大魔力!
常言說得好,縱有萬貫家財,帶毛的都不算!
這里帶毛的,指的就是牛羊馬之類的牲畜。
在大草原上,即使有一萬頭牛和馬的巨大財富,只要一次大寒潮來襲,就可以全給你凍死。
銀子,才是走遍天下都可以花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