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重的緣故,梁九功的脖子,被白綾活套越勒越緊,連嗚嗚聲都發不出來了。
視線偶爾相交之時,梁九功驚恐的發現,胤禑的嘴角居然噙著一絲勝利者的微笑。
直到此時此刻,梁九功才恍然大悟,胤禑早有殺他之心!
梁九功剛剛咽氣不久,就見郭守義急匆匆的跑來,隔著老遠喊道:“傳萬歲爺口諭,留梁九功一命!”
梁九功如果還活著,聽了這話,肯定猜得到,胤禑就是故意想殺他。
很可惜,胤禑動手太快,郭守義來得太晚了。
此時,掛在梁上的梁九功,已經一動不動的死透了!
宮里的潛規則,不怕皇帝想殺人,就怕皇帝要反悔!
康熙想留梁九功一命,梁九功卻被胤禑搶先殺了。
這事吧,胤禑就是奉旨行事,乍一看,也沒啥值得大驚小怪的!
偏偏,從此以后,宮里的太監們,包括魏珠在內,都怕極了胤禑。
嗯哼,胤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將來,山陵崩之時,若無暢春園內的可靠內應,胤禑怎么可能知道,康熙的真實狀況呢?
胤禑回去復命之后,康熙聽說,梁九功已經死了,不由長嘆一聲。
都是天意,只能怪梁九功的運氣,很不佳了!
討逆檄文明發天下之后,康熙并沒有急著命胤禑率軍去追擊阿喇布坦,而是靜靜的等待著好消息傳回來。
這年頭的蒙古王公們,幾乎全是墻頭草。
康熙和胤礽,誰贏了,他們就跟誰賣命,此所謂西瓜偎大邊。
現在,局勢已經徹底明朗了,康熙完勝!
所以,檄文和賞格傳到之時,整個草原上的蒙古王公們,集體沸騰了。
痛打落水狗而已,就可以每年多拿幾千兩銀子的大實惠,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劃算了。
結果,在蒙古王公率軍的持續圍攻之下,阿喇布坦實在頂不住了,居然綁了胤礽,來向康熙請罪!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更何況,僅僅是翁婿呢?
康熙早就料定,檄文傳遍大草原之時,就是胤礽的腦袋或是他本人被帶來見他之日。
總之,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窩藏胤礽,可不是窩藏普通的殺人犯,那是要死全族的重罪,后果極其嚴重!
只是,胤礽被抓回來后,康熙顯得很為難。
殺了吧,嚴重影響圣君臨朝的好名聲。
不殺吧,萬一,老八也跟著仿效呢?
康熙思前想后,最終還是信任胤禑,便單獨把他叫進了寢宮里。
“小十五,此間只有朕和你,你說實話,二阿哥應如何處置?”
連續幾日,康熙只要眼睛一閉,就是鋼刀砍掉胤礽腦袋的血腥場面,始終揮之不去!
實際上,按照大清的慣例,即使是一般的旗臣犯了死罪,也都會賜一條白綾,賞個全尸,以成全大清的體面。
更何況是,當了四十幾年太子的胤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