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銀子的事情,赫奕真沒辦法圓謊,只得老調重彈:“修宮室殿宇,照例只能由內務府采辦。”
他一說這話,胤禑一直看著康熙,索性不吱聲了。
康熙還能不了解胤禑的脾氣么?
胤禑的意思是說,反正整個大清都是您的,您如果樂意被內務府當肥羊宰,就請給個準話吧?
采購楠木這事,內務府根本不占理!
康熙忍了又忍,終于忍不下去了,便冷冷的說:“赫奕,采購南洋的楠木,真需要三百多萬兩銀子?”
作為老內務府,赫奕精通算帳之術,他從運輸的工錢,海外的船錢,沿途的飯錢,一路算下來,三百萬兩銀子居然還不夠花!
“小十五,若是交給洋商去采購,大約需要多少銀子?”康熙扭頭又問胤禑。
胤禑裝作沒看見赫奕哀求的眼神,異常沉穩的說:“充其量,也就是廣州海關監督衙門,一年的總稅入了!”
“滋……”康熙倒吸了口涼氣,居然省了幾十倍的投入,這也太過夸張了吧?
這就涉及到了放眼全球的大見識了!
洋商們,不遠萬里來大清做生意,圖的就是個利潤。
但是,廣州海關監督衙門,連個明確的稅目表都沒有,張三信口收一百兩,李四張嘴就敢收一千兩,
胤禑的提議,正好極有針對性,洋商們左手交楠木,右手獲得該船貨物免稅的待遇,簡單易行,很容易控制。
再說了,用楠木交稅,正好是朝廷之需,一舉兩得也!
當然了,老四省了海量的銀子,康熙重修了保和殿,胤禑獲得了知洋的好印象,皆大歡喜!
然而,唯一損失慘重的衙門,只能是內務府了。
內務府的復雜性,就在于,里邊的官吏們,幾乎全是皇帝的私人!
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康熙八歲的時候,就明白了!
劉邦的沛縣眾,重八的淮西眾,康熙的內務府,都是大致相仿的性質!
“這么著,只此一回,下不為例。畢竟,保和殿必須盡快重修,不能再等了!”康熙也覺得內務府的人,實在是太過貪得無厭了,必須借著胤禑之手,趁機敲打一番。
“這個……”赫奕一陣頭皮發麻,他真不知道,該如何給底下人,一個合理的交待。
“怎么?貪朕的銀子,太順手了,連腦袋都不要了么?”康熙也火了,語氣極為不善的說,“叫張廷玉,命他擬旨,著四阿哥兼管內務府!”
我的個小乖乖,若是讓習慣性六親不認的老四兼管了內務府,那大家都得去喝西北風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赫奕不可能不懂!
“嗻!”赫奕被迫低了頭,捏著鼻子認了巨大的虧損。
對于老內務府而言,只要賺少了,就是虧大了!
從乾清宮出來后,老四恨恨的罵道:“這幫狗奴才,太貪了!”
“是啊,這幫碩鼠為了點銀子,連命都敢不要!”
胤禑嘴上附和著老四,心里卻比誰都清楚,等老四登基之后,內務府一樣的貪得無厭。
這人吶,嘴巴可以說謊,屁股卻決定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