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串門子,特別喜歡搞突然襲擊。
等馬車抵達馬齊的宅前時,御前侍衛們已經徹底控制住了門禁。
康熙領著胤禑和張廷玉,一起往里走的時候,忽然聽見內院傳出的吵架聲。
“阿瑪,您不能總貼補二弟吧?”
“阿瑪,不能太偏心了,二哥的妻族,富得流油,不需要您老貼補。”
“阿瑪,家里還有五個弟弟沒有成婚,總不能把家當都給了二哥吧?”
俗話說的好,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康熙站在原地,佇立良久,聽了滿耳朵的家長里短。
“唉,馬齊也不容易啊!”康熙這么一感嘆,胤禑也就明白了,他那天的“無心”之說,起到了應有的效果。
“算了,不見他了!”康熙掉頭就走,胤禑和張廷玉也跟著一起出來了。
出了馬齊的宅子后,康熙領著胤禑、張廷玉,一起去吃王記餛飩。
餛飩,在宮里的叫法是:太平餑餑。
王記餛飩的特色是:雞湯打底,皮薄餡大,配料有:香菜、冬菜、紫菜、蝦皮、鹵蝦油、胡椒粉、茱萸粉。
吃的時候,在熱氣騰騰的湯汁里,再加點醬油和醋,灑一把嫩蔥花,那叫一個地道!
值得一提的是,王記餛飩店的老王,原來是做魯菜的師傅。
因為得罪了東家,老王在京里的魯菜界混不下去,被迫改做餛飩。
所以,打底的雞湯里,吊了曬干磨細的海腸粉。
提鮮的海腸粉,才是王記餛飩店的真正靈魂!
王記餛飩店的門臉極小,店內只擺得下兩張四方桌。但是,門臉的狹小,絲毫也不影響生意的火爆。
康熙和胤禑他們到的時候,餛飩店的門前,早就排起了長隊。
體驗生活嘛,排隊才有樂子!
店內的東家和師傅真有絕活,不僅是兩口大鍋煮餛飩,而且,包餛飩的師傅加學徒多達六人。
康熙他們只排了半刻鐘的隊,就每人端著一碗香噴噴的餛飩,站在街邊享用美食。
這時,納喇善也買來了“糊塌子”和豆芽菜卷餅。
咬一口糊塌子,喝一口熬了一夜的濃雞湯,康熙吃得興高采烈。
美中不足的是,街上刮起了不小的風沙。
餛飩碗里,難免要多了點天降的“胡椒面”了!
可是,康熙吃得很歡快,胤禑也沒膽子嫌棄細砂了。
反正吧,回去之后,胤禑肯定要大量的喝水,免得大顆的腎結石堵死輸尿管,導致的痛不欲生!
吃罷了餛飩,康熙又領著胤禑和張廷玉,一起去聽戲。
天色全黑后,由烏林拿著胤禑的腰牌在前頭開道,康熙又領著大家,去了妙吟小班。
康熙不是同治,他和傳教士們有著深入的交流,很是知道梅毒的厲害。
所以,康熙根本不碰做皮肉生意的女子,即使是清倌人,也從來不碰。
因為,夜禁之后,京城里的各大知名酒樓,都已經關門歇業了。
但是,妙吟小班的后廚,卻剛剛開始做席面。
作為超級吃貨的胤禑,也覺得康熙的眼光不差。妙吟小班的姑娘們,固然個個標致,但是,她們后廚做的席面,并不比京里最出名的魯菜館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