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等皇太后下葬于孝東陵后,康熙的龍體也逐漸康復了。
于是,一直懸而未決的派帥出征之事,迅速的提上了議事日程。
康熙想了很久,他若是龍體大安,肯定會御駕親征。
但是,康熙也頗有自知之明,他若是親自領兵,很可能就是朱棣最后一次伐北元的可怕下場。
大清的軍事體制比較特殊,調兵也是東邊幾千,西邊幾百,帥不知將,將不知兵,根本不是一伙的。
若是派出的主帥,身份不夠壓制諸將和諸軍,單單是內耗就足以拖垮整個大軍。
宮里傳出了風聲之后,不管是老八這邊,還是老四這邊,都很激動!
“八哥,我想當大將軍王!”老十四還是這么的率性敢言。
老八瞥了眼老十四,心里卻苦澀難當。
如果,沒有斃鷹事件的發生,讓康熙說了絕話,老八其實也有希望領兵出征。
很可惜,悔之晚矣!
老八顯得很猶豫,老九就出來打圓場,笑著說:“十四弟,派誰領兵出征,還需從長計議。畢竟,汗阿瑪那一關,不好過啊!”
老十猛灌了一口溫茶,抬手抹去嘴角的水漬,大咧咧的說:“照我看啊,最好還是八哥當這個大將軍王!”
緊要關頭,老十四也沒敢亂噴老十。畢竟,誰都知道,老十的眼里只有老八。
這個時候,老八也已經想通了,康熙絕無可能讓他掌握兵權。
與其便宜了旁人,還不如讓老十四領兵出征!
和在位五十幾年的康熙相比,老十四因為性格問題,手下也沒有幾個頂用的黨羽。
所以,老十四即使當了皇帝,也十分需要老八的支持。
這就成了老八和老十四通力合作的基礎!
老八的心里也十分有數,旗主諸王們這么支持他,圖的就是恢復幾大貝勒共同議政的祖制。
實際上,老奴死后,四大貝勒平起平座,才是旗主們最輝煌的時代!
只可惜,皇太極太狡猾了,硬是一打三,在夾縫中,左沖右突的集權于一身。
旗主們的運氣很不好,康熙不僅極有政治手腕,而且,活太長了。
隨著老資格的軍功旗主們的日漸凋零,旗主諸王們被康熙壓制得喘不過氣來。
和康熙四十七年相比,已經三十七歲的老八,明顯成熟了許多!
“十四弟,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支持你領兵出征!”這一次,老八沒和八福晉商量,便拍板做了主。
老十四聞言大喜,趕緊起身拱手道:“多謝八哥成全!”
“你先別急。我不能親自出面,卻可以讓蕭永藻或馬齊他們幫著敲邊鼓!”老八對蕭永藻還是很信任的,至于馬齊嘛,那就很難說了。
既然老八拍板定了案,老九就笑著說:“十四弟,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支持你。”
老十眨了眨眼,本想發句牢騷,卻被老八用眼神制止了。
老八嘆了口氣,說:“我現在最擔心的,其實是小十五掌握了兵權!”
“我才不怕他呢!”老十四嘴上這么說,心里其實多少有些發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