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學,趙靳生教授辦公室。
“這位是語言學家劉國輝教授。教授,這是鄭……”
劉教授笑道:“不用介紹了,鄭奇。雖然我沒教過他,可他當年在學校可是鼎鼎大名,搞得學校雞飛狗跳最后被開除的不就是他嗎?”
鄭奇漲紅了臉,“從前不懂事,老師多擔待。”
趙靳生道:“劉老師解開了你的《九霄真經》,還不道謝。”
“辛苦老師,請老師指點。”
劉國輝拿出幾張打印紙,上面正是《九霄真經》的內容,“這些符咒年代很早,來自東周時代,如果不是近幾年在甲骨文考古方面有新突破,還真沒人認得出來。它被稱為‘離符’。”
“離符?”
“對,八卦乾、震、坎、艮、坤、巽、離、兌中的離,離就是火,也稱火符。所以這絹書正確的稱呼應該是《火符經》。”
趙靳生問:“那為什么會叫《九霄真經》呢?”
“可能是后人改的名字。”劉國輝把經書攤開道:“你們看,它分為上、下兩部份,上部講的是咒語,下面講的是某個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八卦的含義有環境指代的意思,古人曾用八卦在行軍打仗的偵測時或部落遷移探路時用來作為標識,比如乾有‘地勢陡峭’之意,‘坤’有地勢低洼的意思……‘離’是火,有高溫的意思,用來形容環境酷熱。所以下部是指向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
鄭奇道:“火焰山?”趙靳生瞪了他一眼,他忙笑道:“我開個玩笑。”
不料劉國輝道:“還真被他說中了,如果我對其中文字沒有識別錯誤,這個地方確實叫火焰山。”
趙靳生瞪大了眼,鄭奇驚道:“不會吧?我亂說的。”
劉國輝拿出另一張打印紙,“這是我進行的全文翻譯。聲明不一定準確,畢竟這內容太久遠了。它的確很有研究價值,我會繼續深入研究。”
《九霄真經》全文不過兩百字,劉國輝對前半段進行咒語的音譯和義譯。后半部表示還有些文字沒認出來,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來看,上下文結合的大意是“前往此酷熱之地誦念這段符咒。”
“真是太謝謝老師了。”鄭奇鞠了一躬。
“不必。你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你真的是從夜市淘來的嗎?”
“是……是的。”
劉國輝感嘆:“想不到啊,還有知道這么古老文字的人,還繡出來了。這人會是誰呢?”
鄭奇道:“我試試打聽一下,爭取找到他。”
劉國輝點點頭,“這人一定是個民間學術大師,真能見到他我一定要好好請教。”
辭別老師們,鄭奇帶著資料回了家,雖然下半部沒有完全譯出來,還是殘缺不全,但總算明白是什么東西了。
“黑仔你出來。”到家后他拉開浴室門叫道。不料黑仔只是晃晃身體。
“黑仔……”他低頭一看,這才發現它身上有傷痕,大驚:“你怎么受傷了?”
黑仔療傷中,懶洋洋不動。
“是不是刀仔咬的?”鄭奇一怒跑到臥室沖著刀仔吼道:“你們又打架?還咬傷黑仔?”
刀仔一個機伶站了起來,它的傷輕得多,已基本恢復了。
鄭奇這下動了真火,“叫你們不要打架,你還咬傷它。”他拿出棍子,“今天不教訓你是不行了。”
就在他作勢要打時,黑仔居然急急忙忙跑出來,攔在刀仔前面,雙手合攏,似乎在為刀仔求情,還拼命搖著頭。
“黑仔你讓開。”鄭奇火頭上,“我今天要執行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