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的正月,天氣雖然依舊酷寒,卻已經有了些許暖意。
楊凡帶著劉軍成走在街上,行人隔著老遠就會避開他們,眼神里透出閃躲之意,顯然是認出了他們的身份。
“看來,有個惡名倒也不錯,起碼圖個清靜。”
楊凡失笑道。
百姓最純粹的善惡觀當中,最是怕能夠直接威脅他們性命和利益的人,反而你越和他們講道理,他們越會認為你可欺。
這也是后世基層越發難做的原因。
當然,對于此刻的大明來說,全無這些問題。
劉軍成看了眼周圍人,低聲道:“但是不妨礙他們心里在罵我們是閹狗,甚至心里自認他們完整,就比我們更高貴一等。”
“是啊。”
楊凡微微搖頭,跳過這個話題,問道,“接下來要去巡視哪家書院?”
接下了恩科的事情,楊凡自然要去各個書院看看,畢竟接下來這些書院學子將會是參見恩科的主力軍。
劉軍成掏出名冊,說道:“南山書院。”
“哦?”
楊凡一挑眉,這倒是巧了,他似乎記得陶英的兒子陶徹就在那里念書,沒準能夠有機會碰上。
“去看看。”
很快,兩人就到了南山書院。
南山書院規模很大,是儒家書院的一支,不光有大量的貴族子弟在此治學,每年來神都求學的學子也不少。
書院的山長名為王云,字伯安。
據說早年就中了進士,入朝為官,后來因為得罪了彭安被貶謫地方,一朝頓悟,辭官治學,終成一代鴻儒。
后來在神都創辦了南山書院,專門傳授心學,門下學徒無數,形成了一直龐大學派,隱隱獨立于理學,成為了當世的顯學之一。
楊凡雖然見過陶徹幾次,卻并未來過南山書院。
這次以督查科舉之名,巡視各大書院,沒想到竟能夠來這里走上一遭。
邁步進了書院,只見書院掃灑的很干凈,里面紅磚綠瓦,一步一景,環境清雅,隱約能夠聽到朗朗書聲。
沿著小路往里走,楊凡甚至看見有人就在書院的河邊講學,時不時還會有學子駐足停留,甚至主動辯論幾句。
可見學風之開放。
楊凡看著他們,忍不住就想到自己之前上的大學,不禁微微搖頭。
那時候的自己在干嘛?
光顧著照顧學姐的日常,以及關心學妹的成長了。
“大人,哪里有什么不妥嗎?”
劉軍成時刻注意著楊凡的表情,見到他搖頭,立馬問道。
“沒什么。”
楊凡知道了劉軍成誤會了,便擺了擺手。
而兩個東廠太監這般大搖大擺的進入書院,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
“兩個閹狗怎么跑到書院來了?”
“真是擾了我們讀書的興致!哼,杜兄,不如我請你去紅坊聽曲去?”
“我聽說紅坊里新來了幾個江南的小娘,那滋味,嘖嘖……”
“快走,快走。”
“剛好今日無事。”
幾個學子對視一眼,結伴快步離開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