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李向陽剛到廠里,就看到門口圍了一圈人。這次不是來鬧事的,而是幾個穿著西裝的陌生面孔在和保安交涉。
"李廠長,這幾位說是京華連鎖的,比預定時間提前了一天。"保安小張跑過來匯報。
李向陽心中一動。提前到訪,這在商務談判中通常有兩種可能:要么是對方非常重視這次合作,要么是想來個突然襲擊,看看企業的真實狀況。
"請他們到會議室,我馬上過去。
會議室里,三個人已經落座。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戴著金絲眼鏡,神色嚴肅。另外兩個看起來像是技術人員,手里拿著厚厚的檢查清單。
"李廠長,我是京華連鎖華北區采購總監張建華。"中年男子主動伸出手,"昨天看到了您的新聞發布會,很有魄力。所以我們決定提前過來。
李向陽和他握手,心中暗暗警覺。這個張建華說話雖然客氣,但眼神中透露出的精明讓人不敢小覷。
"張總監,歡迎光臨。既然來了,不如我們直接開始參觀吧。
"好,我們喜歡直接的合作伙伴。"張建華站起身,"不過李廠長,我要提前說明一點,我們京華的標準很嚴格。曾經有家東南地區的知名企業,產品在市場上賣得很好,但來我們這里考察時,光是生產環境這一關就沒過。
這話明顯帶著威脅的意味。李向陽不動聲色地點點頭:"那更好,我們正需要這樣的高標準客戶來檢驗我們的實力。
參觀從原料倉庫開始。張建華的兩個技術人員拿著檢查清單,對每一個細節都仔細查看。從原料的存儲溫度、濕度控制,到防鼠防蟲措施,再到原料的批次管理,他們一項一項地核對。
"這個溫度控制系統是什么時候安裝的?"其中一個技術人員指著墻上的溫控設備問道。
"三個月前。"馮明遠回答,"我們發現原來的系統精度不夠,影響原料保存質量,所以專門從省城采購了這套設備。
技術人員在清單上記錄著什么,表情嚴肅。
來到生產車間,張建華的眉頭微微皺起。不是因為車間有什么問題,而是因為這里的整潔程度超出了他的預期。每臺設備都擦拭得一塵不染,工人們穿著統一的工作服,操作規范有序。
"這個防偽追溯系統能演示一下嗎?"張建華指著包裝線上的設備問道。
"當然。"李向陽走到一臺設備前,"每一盒產品在包裝時,都會自動貼上這個標簽。標簽上的二維碼包含了原料批次、生產日期、操作工人、質檢員等信息。消費者用手機掃一下,就能看到產品的完整生產過程。
他隨手拿起一盒剛包裝好的藍莓干,用手機掃描標簽。屏幕上立刻顯示出詳細信息:原料來源地、采購日期、檢驗報告、生產流程、負責人員等等。
"這套系統的成本不低吧?"張建華問道。
"確實不便宜,"李向陽坦誠地說,"但我們認為這是必要的投入。消費者有知情權,我們有責任讓他們買得放心。
張建華在清單上記錄著什么,然后抬起頭:"李廠長,坦率地說,很多企業都在宣傳自己的追溯系統,但真正能做到這個程度的不多。
"那是因為他們把追溯當成了營銷手段,而我們把它當成了責任。"李向陽平靜地回答。
接下來的檢查更加嚴格。張建華的技術人員甚至要求查看污水處理設施、員工休息區的衛生狀況,以及財務賬目中的原料采購記錄。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四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