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有些驚訝,問道:“怎么挑這時候,對你說這些?”
毓溪苦笑:“很多事不去經歷,是生不出那些個心眼的,媳婦猜想,是這些日子在軍營里,聽皇伯皇叔和將軍們說些兇險的事,讓他心里有了忌憚。”
“這……”
“府里若無子嗣,特別是沒有男丁的話……”
說著說著,婆媳倆都沉默了,那些不吉利的話,不好聽的話,心照不宣就好,實在不必說出口。
但胤禛若真是想到了這些,比起有了念佟當阿瑪后的成長,眼下才真正是有了長進,他終于愿意直面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并為自己所愛的人未雨綢繆。
片刻后,德妃含笑道:“你們都長大了,額娘很欣慰。”
“是好事,等胤禛回來,家里就有指望了。”毓溪大度地說,“媳婦雖滿心不甘,但還是高興的,額娘,胤禛能想開,我也能早日放下。”德妃捧過兒媳婦的手,溫柔地撫摸著:“難為你了,孩子,更難為你愿意將這些話對我說。不論什么事,你們夫妻能有商有量,那是再好不過的。額娘幫不了你們什么,唯有端正自己,在旁人意圖欺負你們時,為你們主持公道。”
毓溪點頭:“有額娘在,我們什么都不怕。”
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后,毓溪就該離宮了,等不及妹妹們從寧壽宮過來相見,眼下這時節,還是少在后宮逗留的好。
環春親自送福晉出宮,主仆一行人沿著宮道往北走,并不知道身后不遠處,太子妃正從毓慶宮往寧壽宮去。
“娘娘,瞧著是四福晉,跟著的也是永和宮的管事姑姑。”
“我看見了。”
宮人問:“要不要去請四福晉過來?”太子妃厭惡地瞪著他們:“做什么,若是迎面相遇,四福晉必然以禮相待,這不是沒見著嗎,去把她叫來,是要我顯擺東宮之威?”
“奴才不敢……只想著,四福晉能和太子妃閑話片刻,散散悶。”
“你們要謹慎。”
太子妃并沒有咄咄逼人地斥責宮人,可心里不得不想,烏拉那拉氏與她,不是一路人,連虛偽的親切和氣,都裝不出來,又何來的閑話可說。
這會兒進宮,必定是與德妃有事商量,她們婆媳親密如母女般,這可不是奉承討好的話,是真母女都未必如她們婆媳這樣好。
猶記得圣旨下,自己被選為太子妃那會兒,族里的女眷們,私底下議論,說自己有福氣,上頭沒有婆婆伺候,不僅沒有親婆婆,連繼皇后都走了,將來毓慶宮里還不是她說了算。受過婆婆磋磨的女眷,說出這些話,興許還有幾分情理,可她們不知道,在這紫禁城里,若沒有婆婆的扶持,一樣苦不堪言。
就這幾天,為了兄弟們跟皇阿瑪去打仗,太子很消沉,不僅僅是為了他走不出這牢籠,更因為,兄弟們領了功勛后回來,成年皇子中一無是處的,就只剩下他這個東宮太子了。
太子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丈夫痛苦,卻連半句寬慰的話都說不出,而偌大的紫禁城里,無數的長輩們,也無人可聽他們的傾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