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交保險,那每年的保險費應該很貴吧?”
趙萱笑著說道:“是啊,施詩她們家每年的確要交很高的保險費。不過也還好,畢竟你買保險就是買了一份安心嘛,而且很多藝術品之類的,本來就自帶保險,一般來說是包含在你當初拍賣價里面的,不需要再額外購買保險。”
鄭月又開口詢問道:“那如果真的有東西損壞了,保險公司賠了錢以后,她們第二年的保險費還會往上漲嗎?”
趙萱搖了搖頭。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的,只要你不是故意頻繁地去損壞某些東西,保險公司是不會漲你保險費的,因為保險公司有很多,大家都想要賺你這個錢,你要是漲保險費,那我就換一家咯。”
聽趙萱這么說,直播間的網友們頓時破防了。
“不是,這憑什么啊!我給我的車買保險,每次出險第二年的保險費都會往上漲,為什么有錢人的東西壞了以后保險費就不會漲了啊,這難道不是一種歧視嗎?”
“兄弟,咱就說有沒有一種可能,人家交的保險費本來就比較高?這個就和你給你自己的車買保險一樣,一年伱買最便宜的保險,一年只交一千多,結果出一次險就是好幾千,人家保險公司也不是傻子,愿意讓你繼續買保險已經算是做慈善了,漲你一點保險費怎么了?”
“哈哈哈,這話說得太真實了,我就是干保險的,我就這么和你說吧。其實保險賺錢玩的就是一個概率學。那些有錢人買保險真的每年保險費都交很多,雖然如果去他們家出險也會花很多錢,但這種情況是小概率事件。你家有藝術品或者什么真皮沙發之類的,你沒事愿意去破壞嗎?所以只要你賣出去的高額保險足夠多,你其實是穩賺不賠的,漲的那點保險費沒什么意義,還容易引起有錢人的反感。”
“我也是干保險的,我就這么說吧,其實這就是一個數學問題。像你們這種每年只愿意花一兩千買保險的,都不算是我們的大客戶,而且你能夠選擇的保險也有限,所以我們自然是能夠漲保險費就漲保險費,能賺一點就是一點。但是那些有錢人的保險就不一樣了,有很多家保險公司愿意為他們做擔保,競爭很激烈的。”
在看了網友們的評論以后,鄭月頓時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合著保險公司就是欺負弱小唄。
明明都知道打工人沒什么錢,買保險完全就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什么選擇。
結果這些保險公司還想方設法地從打工人的身上撈錢。
相反有錢人這些保險其實買不買他們都可以承擔得起損失,結果那些保險公司為了賺一點錢臉都不要了,硬是主動獻殷勤,還相互競爭!
鄭月忍不住開口說道:“難怪賣保險的一直口碑風評這么差,這根本就是嫌貧愛富,看不起窮人嘛!”
坐在副駕駛的徐文頓時樂了。
“你這話說的,都是做生意嘛,做生意當然是嫌貧愛富的。知道為什么嗎?因為窮就代表著高風險,富就代表著低風險。”
“這就和貸款一樣,銀行根本就不會放款給真正需要錢的那些窮人,因為銀行覺得那些人償還能力有限,錢收不回來的概率很大。”
“相反,銀行就喜歡貸款給那些根本就不缺錢的有錢人,而且每次貸款給的利息都比較低。因為這些人有錢啊,就算沒有錢也有資產可以抵押啊。銀行覺得大概率是能夠把這個錢給收回來的,所以他們愿意這樣做。”
“所以除了國家規定的一些專項貸款項目以外,銀行信貸部奉行的原則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聽徐文這么說,鄭月瞬間豁然開朗。
難怪都說商人逐利,現在看來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