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說的好棒啊!你說的這么棒,你以前一定學過教育心理學吧?就算沒有學過教育心理學,你也一定很有天賦,可能天生就適合教人!”
見徐文的反應這么夸張,孫雅瞬間皺起眉頭。
“徐文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我是在和你說正經的,你能不能不要陰陽怪氣的?”
徐文也十分嚴肅地說道:“我就是在和你說正經的啊,怎么,難道我說的有什么不對嗎?我就是覺得你很有天賦,很適合教孩子啊。”
見徐文這么不正經,孫雅也知道自己說不過徐文,于是她直接看向站在一旁的趙萱。
“老趙你管管他啊,他在這里和我說些亂七八糟的,我真的就只是好心!”
趙萱也知道孫雅是一個急性子。
徐文有話直說還好一點,孫雅不會多想什么。
但如果徐文繼續像這樣陰陽怪氣的,孫雅很有可能會忍不了直接和他翻臉。
想到這里趙萱對徐文說道:“行了,你好好說話,不要在這里逗孫雅了。”
趙萱都發話了,徐文自然也就不繼續逗了。
徐文淡淡地說道:“當孩子做對了事情的時候,給孩子適當地正向激勵的確能夠提升孩子的積極性,能夠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是給正向激勵也得是有門檻的?”
“就比如一歲的小孩兒如果學會走路了,你夸他走路好棒,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
“但如果是一個七歲的孩子你夸他會走路好棒,你覺得這對孩子是正向激勵,還是陰陽怪氣呢?”
孫雅本來就聰明,現在聽徐文這么一說,她瞬間就反應過來了。
“我明白了,也就是說你剛才其實不是在陰陽怪氣我?”
徐文點了點頭說道:“沒錯,你說了一個很正確的道理,還做了一件很正確的事情。”
“但并不是所有正確的事情都會得到獎勵,甚至有的時候你做正確的事情還會得到懲罰。”
“所以我們對徐軒實行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我們要讓他從小就明白,他去做一件事情僅僅是因為他想做,而不是因為這件事情會得到獎勵,或者是夸獎。”
徐文這一番話直接讓直播間的網友全都驚呼出聲。
“臥槽,徐狗的這個切入點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角度刁鉆,厲害,太厲害了!”
“其實現在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以前我爸媽為了讓我學會做菜,各種忽悠我去廚房,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鼓勵我、夸獎我。搞得我一直都以為自己在做菜方面很有天賦。結果等畢業工作以后我才知道,我這廚藝不把自己餓死就不錯了。”
“我也是這樣的。我爸是很厲害的操盤手,所以從小就帶著我還和他一起玩股票,給我建立信心什么的。結果畢業以后我把我的存款四十萬全都給賠進去了。”
“臥槽,樓上的是富哥嗎?大學剛畢業就有存款四十萬,這也太強了吧!”
“事實證明天賦這種東西,生下來有就有,生下來沒有就沒有,是不會因為別人夸你幾句你就能成才的,反而有可能因為這幾句夸獎,直接就讓你的人生跑偏了。”
對于徐文的這種教育方式,乍聽之下好像不是很好理解,但是仔細一想就會覺得很有道理。
無論是正向激勵還是反向懲罰,其實都是有閾值的。
當你刺激這個閾值太多次以后,對方就會對這個東西越來越免疫,到最后甚至有可能直接沒用。
所以徐文和趙萱并不是吝嗇贊美,而是她們將獎勵的門檻設置得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