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徐文的要求趙萱嘗了一口,結果發現這道菜真的比想象中的還要鮮香!
“這種這道菜給我的感覺好奇怪,是一種我以前從來就沒有吃到過的味道。”
徐文笑著說道:“沒吃過就對了,這說明這道菜其實已經創新成功了。”
“現在能夠把菜做成這樣的出事已經很少了,或者說其實很少有廚師愿意去做改變,他們更加愿意按照原有的菜譜來做菜,只求一個不出錯就行了。”
徐文所說的這個其實是現在餐飲行業的一個通病。
一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國家,這是一個優點,但其實也是一種缺點。
就好像中醫一樣,因為理論體系太復雜了,藥方太多了。
或者說你能夠用的方子太多了,所以導致你很難去創新,因為創新哪里有直接用別人已經開發出來的東西更加方便呢?
所以做餐飲也是這樣的,很多廚師入行以后想要往更高的位置去走,他們想的就是拜師學藝,希望能夠學到師父的手藝,然后再利用師父的名氣闖出一片天地。
所以大部分的所謂年輕廚師做的都是很傳統的菜,比如麻婆豆腐、回鍋肉這些,基本不會去開發新菜。
試想一下你開發新菜,結果味道不盡如人意,客人吃了以后不買賬,那最后砸的不還是師父的招牌嗎?
所以其實從拜師學藝開始,你的成就就已經有一個上限,已經被限定死了。
直播間的網友在聽了徐文的解釋以后,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我感覺不僅是餐飲行業,其實很多行業都有這樣的情況,不拜師還好,一旦拜師雖然實力提升比較快,但是上限也就固定了,很難超越自己的師父。”
“這也是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因為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面前,雖然可以替你遮風擋雨,但你想要超過這座山也是相當困難的。”
“之前我還覺得創新菜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現在聽徐狗這么一說,我突然覺得這個創新菜好像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厲害啊。”
“我也好想去這家店里嘗嘗啊,只可惜我沒這個資格。”
原本之前徐文拿著兌換券過來的時候服務員覺得徐文是不懂餐飲,只是第一次過來吃個新鮮。
誰知道現在聽徐文這么一通介紹以后,服務員驚奇的發現徐文知道的竟然比自己都還要多!
“先生,這道菜是河上青蓮,需要我幫您處理一下嗎?”
“不用,我自己來。”
所謂的河上青蓮其實就是蓮子羹,只不過這個蓮子羹有獨特的造型,所以想要吃還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
按理說徐文應該是第一次吃這道菜才對,但趙萱看見徐文拿著筷子很熟練地就將蓮花造型給打開了,同時將里面的蓮子羹給弄了出來。
蓮子羹剛一弄出來,就有一清香撲鼻而來。
趙萱不由自主地抽動鼻子聞了聞,頓時覺得神清氣爽。
“你之前吃過這道菜嗎?”趙萱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