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哭笑不得地說道:“徐哥,你說的這些……都太深奧了,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說法?”
徐文想了一下后說道:“行,那我就舉個例子吧。”
“就比如今天食堂的事情,如果你是趙總,你站在趙總的角度去考慮,你應該怎么處置這件事情?”
鄭月以前沒有當過總裁,所以她也沒有什么經驗。
她只能低著頭想一會兒,隨后對徐文說道:“我覺得就是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就可以了。”
“畢竟那兩兄弟是為了賺黑心錢所以才會把食堂給經營成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只需要按照合同和規矩辦事,我覺得這些事情都是能夠解決的。”
徐文笑著說道:“你說得很好,那么問題來了,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有誰能提前預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沒有人能夠預知,那誰又會把這件事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寫進合同里呢?”
“你覺得當初寫合同的人,是受到東方哲學的啟發,還是按照西方的公式化流程在制定合同呢?”
徐文這話直接讓鄭月思考了起來。
直播間的網友也頓時明白了徐文的意思。
大部分人在出了社會以后,最經常遇到的一個東西就是制式合同,也就是所謂的標準合同。
制式合同被很多簽合同的打工人深惡痛絕,因為這里面有很多條款對于打工人來說都是不利的。
但其實很少有人想過,制式合同的優勢其實就在于它能夠避免大部分的意外情況對于本合同的影響。
因為這些合同里面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是吸收了之前的經驗,不斷完善編輯而成的。
同樣的道理,不管你是管理一家公司還是去管理一家店鋪,你想要按照規矩辦事,至少得先立規矩吧?
立規矩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管理方法論運用的一個過程。
徐文接著對鄭月說道:“就比如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管理者,那在一件事情需要我去辦的時候,或者說有一個項目交到我手上需要我負責的時候,我的腦海里就已經自動浮現出有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意外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種意外的解決辦法。”
“只有這樣的表現,才能夠證明我是一個經驗豐富而且專業能力相當強的管理者,否則我這個管理者就不是合格的,你聽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鄭月這一下算是聽明白了。
直播間的網友也議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