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云同志的通訊報道也給杜紅英帶來了幾單生意,批發走了六十多個。
李紅梅和石柱才是銷售冠軍:居然一次性賣了二十頂太陽帽二十把小扇子。
“是那個說石靈做的東西有藝術細胞的女同志買的,原來她是煤礦廠的文工團的團長,她說排練節目當道具用。”
“那她的節目絕對好看。”
杜紅英想起了多年后看到的那些節目,這些最樸實的道具一旦在舞臺上亮相效果杠杠的。
周貴芳也知道杜紅英在幫手工合作社賣太陽帽這些事了,她親自騎著自行車來能安村給她建議帶著東西去市里。
“縣城太小了,消費能力有限,供銷社也只能消化這么點,你去市里吧,人多,哪怕是賣散貨呢也賣得掉。還有你可以找百貨大樓這些地方推銷。”
“就是孩子太小,要喂奶我走不開。”
周貴芳一愣,是噢,她忘記了這一點。
“那這樣吧,我回城去幫你看看,有沒有地方幫你銷。”
“二姨,您真是太好了。”
杜紅英一撒嬌,周貴芳直言受不了。
“你這丫頭主意多噢。”低聲道:“那些布都處理完了?”
“嗯,都處理完了。”
“好好好。”
能掙錢就好,養孩子沒問題了。
“二姨,您回城幫我一個忙。”
買奶粉。
“孩子一天天大了,我奶水不夠吃,有奶粉我也能丟得到手一些,要去哪里耽擱半天也行,要不然真是寸步難行”
“好,我幫你買。”
杜紅英拿了五張大團結讓她幫忙。
“等買了回來再說。”
“二姨,這錢您得先拿著”
周貴芳……沒法子,這丫頭有骨氣呢,從來不愿意欠人情。
“對了,二姨,你等等,我搞了點泡椒筍子,您帶回去給咱老爺子老太太下稀飯,這大熱的天吃點這個菜胃口開。”
“好好好,就知道你是一個孝順的,還想著他們兩老。”
周貴芳可不客氣,背著陶罐子就回家。
泡椒竹筍讓兩老贊不絕口。
“天熱,是真的不想吃飯,這個竹筍好吃。”
“紅英說讓吃少一點,怕流清口水呢。”
“那是沒油葷沒肉。”周老太道:“回去的時候給她帶幾張肉票。”
“那個小鎮上有肉票也未必能買得到肉,肉太緊俏了。”
周貴芳在鎮上呆了快兩年了,深深的知道沒點關系要買到肉簡直比登天還難。
屠戶知道她是郵局的人就很友好,給她說了要吃什么提前說,他一定預留。
“唉,現在商品緊缺,想不到農村都這么難。”
“咱們農民兄弟是緊著城市供應。”周老爺子道:“他們很無私很值得尊重,這樣的局面怕是還要好幾年才能改變。”
“是啊,都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