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過意不去就搞點你家的什么紅苕葉醬菜什么的給我帶回去就行。”
紅苕葉醬菜是沒有了,杜紅英想起了幺姨送來的干貨。
菌子都有四五斤,竹筍十多斤。
是了,還有娘做的紅豆腐這些土貨,兩位老人應該會喜歡。
快過年了,七生產隊再次賣了六頭肥豬,過年殺三頭分肉。
每家多的分到了七八斤,少的也分到了兩三斤。
杜紅英看著豬小腸想到了一個東西:裝些香腸送周家。
于是就給生產隊買了一幅豬小腸,生產隊要賣肉的人家她也買下來了,共買了三家有十斤肉。
“好凍手。”陳冬梅道:“也只有你才想得出來,肉有多種吃法也只有你這種最折騰。”
切成肉丁放多種調料,削了竹筒一塊一塊的往小腸里裝,還用線一節一節的拴起來。
紅英還說要砍柏丫來熏。
折騰,真的很折騰。
“娘,這種吃法也是最香的。”
“肉怎么吃都香。”
杜紅英笑笑。
在這個物質缺乏的年代她這樣搞確實有點奢侈了了。
這不是為了感謝周家的無私幫忙嗎?
大年三十,周貴芳要回城過年了,杜紅英不僅給她收了兩百多個雞蛋幾十個鴨蛋,還裝了兩斤多的菌子,兩斤多的竹筍,一陶罐子的紅豆腐還有就是五斤多香腸。
一一給周貴芳交代了這些山貨的吃法。
“這個香腸蒸熟切片就可以吃。”
“有心了。”
周貴芳感慨道:“你這丫頭也是太客氣了。等我回來給你帶軍大衣。”
“謝謝二姨,代我向兩老和英姐問好。”
“一定帶到,你這么多東西拿回去,兩老都會說我大掃蕩了。”
杜紅英笑著目送郵政車消失在眼前。
她有點感慨,要是什么時候自己也能搞一個車來開才方便呢,每天蹬自行車饒是力氣大還是很辛苦的。
當然這只想想,私家車別說在這個年代,就是九十年代也是非富即貴的人才開得上。
她記得上輩子高思文每次去開會學習都會坐學校的小轎車,他上下車的派頭堪比領導,自己那時候就看著他高高在上的樣子,自己卻低到了塵埃里……想到這兒心里就是一陣刺痛。
這輩子,她嫁給了高志遠,高思文如愿娶了文菊。
原以為他們會多恩愛,原來得不到了才是永遠在躁動,當生活摻雜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浪漫就是一個屁,所謂的愛情也不過是自欺欺人。
文菊再沒有上輩子的那種光彩照人優雅嫵媚,現在黃皮寡瘦天天和張桂蘭爭斗,她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
更讓她沒想到的,上輩子聰明調皮的高安康一歲多了,眼神呆滯站都站不穩。
自己家這兩個抱都不抱不住,可勁兒的要下地走,走又走不得,牽著大人的手四處溜跶。
生產隊的人誰見了都會喊他們,兩個小東西的人緣好得驚人。
特別是幾個嬸子,有點糖果都會給他們。
當然,三姑六婆總會拿這兩個孩子和高思文的兒子比。
畢竟都是一家人,都是高家的孫子,誰聰明誰不聰明一目了然。
張桂蘭看著大孫子這樣子心焦得很,又知道文菊不能再生,就各種嫌棄,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杜紅英上輩子受過的傷痛這輩子都得到了撫慰,真的是人欺天不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