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縣安富公社山川村,這是文菊真正應該插隊的地方。
轉了幾次車,來到了安富公社。
“咦,我想起來了。”羅成突然道:“高嫂子家的地址好像就是這里。”
“真的假的??”
“你等等我。”
羅成連忙去翻挎包里的信。
“好家伙,果然是,慶陽縣安富公社通安村,杜天全、陳冬梅。”
“呀,我也想起了來了,嫂子說她爹是山川村的駐村干部。”
“這可真是緣分啊。”
兩人相視一笑。
“那我們先去拜訪杜叔杜嬸吧,嫂子可是千交代萬叮囑的。”|
“好。”
文菊還在公銷社買了糖。
“余下的這瓶茅臺給杜叔。”
“好。”
兩人問了幾個人,知道了通安村的大致方向就往那里走。
越走越心驚。
“羅成,你發沒發現,這兒的經濟比我們文家場和軍區那邊都好?”
“嗯,我看出來了,不過這也正常,我早就聽高嫂子說過她們村有手工作坊,村民們生產積極性高,不僅糧食早就夠吃了,還家家戶戶都喂有雞鴨鵝兔,每年每戶還喂有豬。”
“真好啊。”
“難怪高嫂子這么有錢,這么大方。”
杜紅英的大方在軍區是出了名的,別的不說,就是她給特戰隊隊員加餐的時候一殺就是十多二十只兔子,給他們加鹵肉這些,讓人饞得厲害。
杜紅英每次加餐也會給小羅和老楚留一份。
“有錢不一定大方,但是高嫂子是真的會處事。”文菊也點頭:“真期待能看到杜叔杜嬸。”
是什么樣的家庭才能教出這樣的好女兒呢?
父母一定是很好。
“大嬸您好,請問一下杜天全家住哪兒?”
看到路邊有一個中年婦女在菜地里的草文菊上前打聽。
張桂蘭抬頭,第一眼看到的是羅成,穿著軍裝的人總是扯人眼球得很。
“你們是他家什么人?”
“我是她女兒的朋友。”文菊一下就看出這個大嬸好像不太想指路。
“噢,就在那邊。”
順手一指,又彎腰扯草。
“這……”
羅成將文菊拉走了。
“走吧,應該不遠了。”
“嗯。”兩人走遠了羅成才道:“那女人是不想指路呢。”
“為什么啊?”
“村里的婦人正常得很,就見不得別人好呢。”
“那……”
好吧,算了。
“同志你好,請問一下杜天全家怎么走?”
“你找杜叔啊?”石柱打量了他一下:“你不會是高二哥的戰友吧?”
“高二哥?”
“對,高志遠。”
“正是呢。”
“高二哥沒事兒吧?”石柱有點吃驚連忙問。
“沒事兒,好著呢,我就是幫他們捎一封家書。”
“噢,那就好,走吧,我帶你去。”
“多謝。”
“我嫂子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