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村今天出了大新聞。
老趙家的小孫子成成掉河里被一個解放軍同志救起來原以為沒希望了,結果人家折騰了半晌又救活了。
關鍵是,他們被沖進了牛滾凼,李三叔關大叔都進了牛滾凼,上百年來沒有人能從牛滾凼活著回來的傳統被打破了。
據說為了救人,通安村前前后后跳下去十多個漢子。
果然應了的那句話: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通安村的這些漢子都是了不起的人。
只不過,有一個人不高興了。
“我買了準備修房子的材料,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全都給扔河里了,一根都沒留下。”曾五爺氣得臉青白黑:“我問過了,是你們家紅英和兩個娃兒扔的,我只能找你們賠了。”
“賠,曾五爺,我們肯定賠。”陳冬梅賠著笑臉:“您老說買這些材料多少錢,連著運費一起我都算給您,不會少您一分錢。”
紅衛回來一直嘰嘰喳喳說自己是個大聰明,抱著木頭沖進牛滾凼也能堅持;姐姐杜紅英是個小聰明,所有的木頭都扔下河,又沖了一根進牛滾凼為羅大哥爭取到了活命的機會。
比起兒子和女婿的命,這些材料這點錢算個屁!
菩薩保佑,兒子和女婿都好好的,陳冬梅就是賠錢都高興。
“我們賠。”
院門外走進來的是趙爺爺,通安村最老說話最有威信的老人。
“今天的事兒我都聽說了,紅英和那個羅同志,紅衛還有村里下河的人都是我趙家的救命恩人,該賠的,都由我們趙家賠。”
老爺子身后跟著的是兒媳趙大娘,手上拎著三只雞。
“天全家的,你會教孩子,女兒女婿兒子都是好樣的,你們救了成成,我們無以為報,這三只雞就權當給孩子們補補身體壓壓驚。”
“趙爺爺,雞我們不要,趙大嬸,雞您逮回去殺了給趙爺爺和成成補身體。”杜紅英剛給兩個小的收拾好出來看到這一幕連忙拒絕。
別說是趙爺爺的曾孫孫,就是外人三四的孩子掉下河,羅成都會毫不猶豫跳下去救。
“紅英啊,好孩子,那個解放軍羅同志呢?”趙爺爺道:“我要好好感謝你們。”
“趙爺爺,羅成有些累,回來洗了澡吃了點東西我娘就讓他睡覺去了。”杜紅英道:“趙爺爺,羅成也不會收你們的雞的,他們是部隊的人,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這是規矩。”
“紅英,你要理解你趙爺爺的心情,成成是我們老趙家的孩子,今天要不是你們拼死相救,我們家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趙大嬸眼淚流個不停:“我們家沒有什么感謝你們的,就一人逮一只雞,羅同志一只,紅衛一只,你一只。”
“不僅你們有,全村下了河的人我們都會挨家挨戶上門送雞感謝的。”趙大嬸轉身對曾五爺道:“曾五爺,你們家我等會兒也會送雞過來的,我知道那木頭是你們修房子的材料,木材錢我會一分不少的賠你們。”
“這……這怎么好意思呢?”
原本是氣勢洶洶來杜家問罪的,沒想到杜家不僅沒推諉趙家還愿意主動賠,而且人家還說要捉雞感謝自己。
這就讓他沒有脾氣了。
“那個……我沒事兒了,我先回去了。”
曾五爺走了,趙爺爺又和杜紅英他們說話。
最后,杜紅英答應留下一只。
“一只就夠了,心意我們全家都領了,只要成成沒事兒就好。”
杜紅英問了成成的情況,在衛生院掛了液體,醫生說就看晚上發不發燒,要發燒怕燒成肺炎,建議住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