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七八戶。”關大嬸道:“這西廂房是我大哥家的,他們單位在筒子樓里分了房就搬過去了,所以空出來可以出租了。”
“好的,那我們可以先看看嗎?”
“看吧看吧,隨便看,我去洗我的衣服,要是你們看著覺得中再說。”
杜紅英謝過她,扶著沈大娘慢慢的走。
“我祖父祖母住的是正房,大伯他們住的是東廂房,我父母住西廂房,后罩是我姑姑和我們住的。”
“我小姑姑只比我大六歲,長得很漂亮,嫁了人,四五年跟著姑父出國了,此后就再無她的音訊。”
一邊走沈大娘就一邊介紹。
“全糟蹋了。”沈大娘很感慨:“以前這些地方種的花,家里下人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現在……”
全堆了雜物。
大戶人家那可是懂享受的人家,現在住的人家就是為了生存,堆放的東西自然不一般。
“好多東西都沒了,可惜了。”
沈大娘的滿心的心疼。
她小時候的沈家雖然沒有曾祖父時期的輝煌,那也是很講究的,雕欄玉砌說不上但也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現在都極少見了。
轉修一圈下來,杜紅英也是感慨:相比于趙家,沈家也就差那么一點點。
差什么?
人氣!
因為趙家有人比孫多所以趙家現在還很熱鬧,趙家的院子依然是趙家的。
咦,不對,不是說后來有退給原房主后代的嗎?
“咋樣啊?我給你們說,我們這個院子的是極好的,房租也便宜……”
見杜紅英她們出來了關大嬸連忙問。
“關大嬸,我們回去合計合計,回頭有需要再來。”
“行,反正我給你說,錯過我們這個院就沒有這么好的店了。”
杜紅英笑了笑。
回到趙家,沈大娘就說太累了需要歇歇,獨自回了房。
“嫂子,沈大娘心情不好。”
連一向大大咧咧的趙月嵐都嗅出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任誰心情也好不起來。”杜紅英道:“別打擾她,讓她休息一下,對了,爺爺呢?”
“爺爺八成是又帶著小家伙們去玩兒去了。”
隔代親假不了,隔了兩代那更是親得不能再親了。
自從小家伙們到了京城后,趙家又添了兩個阿姨專門照顧他們四人。
沈大娘也就沒那么累了,更多是陪伴,當然,趙家人多,沈大娘感覺自己并不被需要。
杜紅英來了后沈大娘還提出過要單獨出去住的事兒。
想著文菊旁邊那院子,還真可以買下來讓老娘去住,又離文菊羅成近還有個照應。
并不是趙家容不下她,而是她沒有歸屬感。
杜紅英和高志遠是她干女兒干女婿,跟著他們住倒是無可厚非。
住在趙家就顯得尷尬了一些。
杜紅英又想到了那個四合院的事兒。
回頭一定要問問。
趙老爺子回來后,杜紅英就特意陪著他老人家。
“爺爺,我想打聽一件事兒。”
“啥事兒,你說?”
“爺爺,我們今天看到東城那邊有很多四合院然后住進去了很多人,爺爺,那四合院原來的主人又住哪里呢?”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不過長孫媳婦想知道他還是樂意講解。
有些事兒隱晦的提及了,總之就是絕大多數都已經不屬于原房主了。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趙家這個大院,是因為從開始趙家人就做了大義之事。
趙家從不辜負自然也不會被傾覆,哪怕在特殊動蕩年代趙家的祖宅相對來說還是得到了保護。
首先門房就有很大的功勞,自始至終的堅守著崗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