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爐灶重新開廠,開自己名字的廠。
王海聽到杜紅英的打算后佩服不已。
私下里他們幾個都叫杜紅英杜大膽,都說和高志遠是真般配,兩人都是膽大的主。
但是不得不承認,杜紅英的膽子似乎比高志遠還要大一些。
廠子讓人眼紅了,她就直接另外再干。
另外單干最高興的莫過于杜天全。
因為杜紅英這次選址是永安鄉,他就說嘛,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自己在永安鄉當書記紅英來投資建廠就是對她最大的支持。
“爹,我不會以我的名義建廠。”
杜紅英懂得一件事:避嫌!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以深市公司的名義辦廠,上上下下都表示歡迎。
“這個廠就王海他們幾人管理,爹你也幫著看著些。”杜紅英道:“我之所以選擇在這兒辦廠也是為了支持您,還有就是照顧一下這些鄉親。”
山川村那邊真正的是想得太簡單了。
以為把她攆走了一切就能收入囊中?
殊不知,食品配方在自己人手中,銷路也是自己人鋪的。
他們拿走的只是空殼子。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杜紅英賭他們干不到一年就得倒閉。
杜紅英在永安鄉選好址后一切都交給了王海他們,自己就帶著小五回到了學校繼續學業。
“總算回來了,我們可擔心壞了。”牛麗麗看到母女倆連忙道:“我都想讓小嵐去報警了。”
說好的時間未歸,再想著自己被拐的經歷真怕杜紅英也遇上。
雖然杜紅英比自己聰明,但是人販子的花樣多得很防不勝防。
“遇上一些事多耽擱了兩天。”
這年過得像打仗似的,再坐了長途汽車,杜紅英累得散架了。
還沒回過神又開始上學了。
都給別人說多讀書好,杜紅英也得多讀書。
去了深市一趟發現大表姐外語都說得很溜了,再加上四個小子在京市也學外語,她嚴重懷疑他們用外語說自己的壞話自己都不知道。
就自己那只能自己聽得懂的外語還是好好學學吧。
畢竟自己以后要去深市混,要對外貿易全靠翻譯好像也不那么方便。
勤奮努力讀書的杜紅英讓趙小嵐都好笑得厲害。
“嫂子,你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吧?”
還真沒說錯,確實是受了刺激。
受了刺激的人性格大變再正常不過。
杜紅英一邊努力讀書,時刻關注著各個廠子的情況。
當然,每次打電話給石柱的時候都會問問高建成的情況。
之前一直都還好,五個鋪子他們住了一個,前店后面生活,原本要賣吃食的最后改賣了服裝,生意還不錯。
這一次打電話石柱最后有點吞吞吐吐了。
“嫂子,高叔不讓給你說,我覺得還是給你講一講。”
聽到這話杜紅英心里咯噔一下。
“張桂蘭出來了。”
什么,不是三年嗎?
“聽說她在里面立了功減了半年提前出來了。出來知道高叔另娶了老伴開了店就在店子門口吵。”
杜紅英……真是關少了啊。
“吵什么,他們早就離婚了。”
“說高叔騙她,嫌棄她,還鬧著說高叔和邱孃先前有一腿才和她離婚了,一連鬧了三天了。”
原本生意很好的店子現在每天門口都圍滿了人,不做生意就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