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嬸,紅英姐,杜醫生,田老師,吃晚飯沒有?”
夜幕中進小院的是黃大憨和他媳婦。
“吃了吃了,快進來坐。”陳冬梅連忙問:“勤勤呢?”
“勤勤還沒放假,要臘月二十八才回來。”
“勤勤要高考了,畢業班過年只六天假。”田靜道:“回來得給孩子好好補補,搞好后勤工作。”
“是啊,我們沒讀幾天書,不會寫寫劃劃的,勤勤比我們厲害得多,學習上我倆都幫不上忙,只能做好后勤工作。”
“黃嫂子廚藝了得,勤勤同宿舍的同學都喜歡你做的菜。”
田靜經常幫忙帶飯菜,勤勤又是一個大方的孩子,一保溫桶的菜夠幾個小伙吃,他們都羨慕黃勤勤有一個好媽媽,沒人知道那是他的后媽!
勤勤也大方的夸贊自己的媽媽有多好,冬天冷,媽媽親手給他縫雞婆鞋,縫厚厚的護膝,買很貴的羽絨服……反正聽說什么好能保溫御寒她就去買回來給自己捎到學校來。
宿舍的同學們就哀嚎黃勤勤的媽才是親媽,他們的媽都是后媽。
“我們家勤勤乖,不挑食,他總說我做的什么都好吃,經過他這一夸啊,我什么都想做給他吃。”
杜紅英感慨萬千,人與人果然是不同的。
黃勤勤也算是幸運的,親媽是個蠢的,但是這后媽真的沒得挑。
“嬸子,紅英姐,杜醫生,田老師,還有這個妹子。”黃大憨媳婦不知道鄭雅麗的名字,反正叫妹子錯不了:“我們家明天殺過年豬,明天晚上請你們吃刨豬湯。”
這才是兩口子來的原因。
“那多麻煩呀,我們來就是半桌人了。”陳冬梅笑說。
“嬸子,您們能來我們才高興呢。”黃大憨連忙道:“我們要準備四桌,勤勤外婆和舅舅媽媽他們,還有隊長,還有隔壁幫忙的按豬的,您放心嘛,能坐得下的,一定要來呀!”
“好好好,來,我們都來。”陳冬梅開著玩笑:“看吧,我們都是沙土里的蘿卜,一帶就來了。”
“嬸子,我們兩家還說這些干啥,您們沒將我們當外人,我們也將您們當親人。”黃大憨媳婦很會說話:“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了。”
“好好好,一家人,都是一家人。”
陳冬梅摔傷出院后都是她照顧的,兩家人的感情是真的好得沒話說。
這樣說吧,在本生產隊關系最好的是李嬸子一家;在八生產隊就是黃大憨一家了。
“我們還要去請高大嬸,那我們就先過去了哈。”
“你高大嬸昨天回山川村去了。”陳冬梅連忙道:“她兒子媳婦昨天特意喊了一個小車子來接她回去過年的。”
這事兒杜紅英都不知道,她還想著明天去看看邱瓊先呢。
“這人啊,到老了還是要學聰明些。”陳冬梅就說起了邱瓊先的事兒:“老太太就精明,你們給她的錢她就捏在手里,請人照顧她,給她洗衣做飯開工資。她兒媳婦聽說后就跑來看,聽見老太太一個月給人開五百工資心疼得很,一定要老太太回去,說她來照顧老太太。”
“娘不會答應了吧?”杜紅英心里一個咯噔。
都說遠香近臭,這要是真回去了,在她身邊照顧了,三五天的看在錢的份上還可能會和和氣氣的,這要是住的時間一久,怕是各種看不順眼。
“沒答應呢,老太太精明著呢。”陳冬梅笑道:“她給我們說,在這兒她只需要花五百塊錢就有人照顧她吃喝洗洗涮涮什么都不用管;要是回山川村了,媳婦嘴上說照顧她,指不定還讓她燒火煮飯呢。”
為啥呀?
媳婦一農忙肯定就顧不上家里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