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張御史與慕容朵蘭后,鎮北王府的喧囂漸漸平息,可柳林的書房內,燭火卻徹夜未熄。他站在巨大的北境輿圖前,指尖沿著涼州與北狄的邊界緩緩滑動,輿圖上標注的紅點密密麻麻,皆是他安插在各處的眼線與糧倉位置。周、李、趙三位謀士圍在一旁,神色比白日議事時更為凝重。
“王爺,朝廷糧草雖已到賬,可據屬下探查,這批糧草中竟有三成是陳糧,還有部分摻了沙土,根本無法食用。”周謀士將一份密報遞到柳林手中,聲音壓得極低,“看來朝廷雖表面信任王爺,實則仍在提防,不愿讓北境真正壯大。”
柳林接過密報,指尖劃過“陳糧摻沙”四字,眼神冷了幾分,卻并未顯露過多怒意:“意料之中。朝廷向來如此,既需借助我穩住北境,又怕我擁兵自重。這陳糧,既是試探,也是敲打。”他將密報揉成一團,隨手丟進炭盆,火焰瞬間將其吞噬,“不過沒關系,只要糧草的名頭到了,涼州百姓便知是我柳林為他們求來的生機,朝廷的這點小動作,反而會讓百姓更依賴我。”
李謀士上前一步,躬身道:“王爺高見。只是北狄王那邊,雖簽訂了和平協議,卻在慕容朵蘭公主返回后,暗中增兵關外,似有不甘。屬下擔心,他只是暫時隱忍,待時機成熟,仍會南下。”
“他當然不甘。”柳林冷笑一聲,走到窗邊,推開窗戶。夜風吹進書房,帶著深秋的寒意,吹得燭火微微搖曳,“慕容朵蘭是他的心頭肉,被我擄走數日,顏面盡失。如今雖放回公主,卻也讓他看清了我北境的‘實力’,他既怕我真的動手,又咽不下這口氣,增兵關外,不過是想找回些顏面,同時試探我的底線。”
他頓了頓,轉身看向三位謀士,語氣帶著一絲篤定:“但他不敢真的開戰。北狄內部本就矛盾重重,貴族們沉迷享樂,士兵缺乏斗志,若真與我開戰,只會讓北狄陷入內亂。他如今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做給北狄貴族看的,讓他們知道,他這個王,沒有示弱。”
趙謀士眼中閃過一絲敬佩,說道:“王爺洞察人心,屬下自愧不如。只是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是繼續示強,還是適當示弱,安撫北狄王?”
柳林走到輿圖前,拿起一支狼毫筆,在涼州與北狄邊界的“黑風口”處畫了一個圈:“黑風口是北狄南下的必經之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明日起,派五千士兵前往黑風口修筑防御工事,再讓鬼族暗衛統領調派百名鬼族士兵,暗中協助——記住,只許防守,不許主動出擊。”
他抬眼看向三位謀士,繼續說道:“同時,派人給北狄王送去一份厚禮,就說本王感念和平來之不易,愿與北狄世代友好。禮物中,要多放些中原的絲綢、茶葉,還有涼州特產的糧食——讓他知道,跟著我,有好處可拿;與我為敵,只有壞處。”
三位謀士聞言,紛紛點頭:“王爺妙計!如此一來,既展現了我們的實力,又表達了和平的意愿,北狄王定會權衡利弊,不敢輕舉妄動。”
柳林微微頷首,眼神卻飄向了輿圖最北方的“極寒之地”——那里標注著一個模糊的黑色陰影,正是他一直提防的異族棲息地。“你們以為,我費盡心機穩住北境,只是為了掌控涼州,對抗朝廷嗎?”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北境真正的威脅,從來都不是北狄,也不是朝廷,而是極寒之地的那些東西。”
三位謀士皆是一愣,周謀士不解地問道:“王爺,您說的極寒之地的東西,是指那些傳說中的異族怪物嗎?屬下以為,那些不過是民間的謠言,不足為信。”
柳林搖了搖頭,從懷中掏出一枚古樸的玉佩——正是那枚能預測異族入侵的“鎮北玉”。玉佩此刻微微泛著冷光,表面的紋路似乎比之前更加清晰。“這不是謠言。”他將玉佩遞給三位謀士傳閱,“此玉名為鎮北玉,乃是當年我在北境古墓中所得,能感知異族的氣息。近年來,玉佩的光芒越來越強,紋路也越來越清晰,這說明,極寒之地的異族,正在蘇醒,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