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王玄策前往刺史府交接事務,而李慎帶著人來到西州府軍營。
聽說紀王來了,立刻有人出來迎接。
“下官瓜州都尉劉善明參見紀王殿下。”
“下官甘州都尉宋寶琦參見紀王殿下。”
“下官肅州都尉王金元參見紀王殿下。”
十來個官員來到李慎面前躬身行禮,報出了自己的官職和所在地。
他們都是從各個折沖府調集過來的府兵,有的是中等折沖府,有的是高等折沖府。
這件事李慎知道,當初聽他老爹就跟太子說過,李慎也知道肯定不會從一個折沖府調集一萬人。
一來也沒有那么多人,二來就算有也不會都調集過來,地方上的折沖府還要負責穩定地方。
所以每個折沖府調集一點,可李慎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多人。
“免禮,你們可有衛府的將軍帶隊?”
李慎點了點頭詢問道,這種一萬人的大兵團出動,是需要南衙十六衛或者是太子府的六衛率出一個將軍帶領的。
跟禁軍不同,禁軍里可能一個中郎將就能帶一萬人,而中郎將才四品下。
這些折沖都尉幾乎都是四品上府,但也就只能帶領一千人到一千兩百人。
“回紀王殿下,我等接到旨意后便趕來此處,并要求我們聽從紀王殿下調遣,
朝廷并沒有派來衛府的將軍。”
最先開口的劉善明回道。
他們都是來自各地,不是一起過來的,來到這里以后就一直沒出去過。
他們接到的命令就是聽從昆丘道行軍大都督的命令,也就是紀王李慎。
李慎聽后點點頭,沒有更好,免得各種麻煩。
“既然如此,那以后你們便聽從本王的統一調遣。”
李慎說著伸出一只手,身后的石頭連忙翻出一個盒子和一塊令牌。
李慎將盒子打開,取出里面的魚符,和金牌一起扔給王善明。
“走流程吧,本王先進去看看將士們。”
說著大步流星的走了進去,留下一群的折沖都尉圍在一起開始驗證魚符。
正如李慎說的,這不過是一個流程,圣旨都下來了,還有什么可懷疑的。
他們只聽從陛下的命令,陛下讓聽誰的,他們就聽誰的。
很快王善明便帶著一眾折沖都尉跟了上來,并且雙手將魚符和金牌交給李慎。
一旁的石頭立刻上前收起。
“你們來這里也一個多月了,有什么困難沒有,糧草可充足?”
李慎拉著一位府兵親切的詢問著。
府兵被李慎拉著手搞得有些發懵,你誰呀你?
只是府兵看到李慎衣著華貴,一看就不是普通,所以才沒敢說出口。
而看到自己的都尉正恭敬的跟在這位少年郎的身后,更是讓這位府兵有些慌亂。
“這位貴人,小人還算習慣,我們的糧草充足,朝廷開恩,沒有讓我們自備糧草。
聽說是直接從安西都護府的糧倉中調撥給我們的,每日都可吃飽。”
樸實的回答,沒有一點的花哨,這才能夠表明他們的真實態度。
其實李慎已經做好了發飆的準備,既然來管理軍營自然要新官上任三把火。
最好是能殺幾個人立威。
但這位府兵的回答讓李慎沒有機會發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