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本王還可以保證,等西州的孩子們學有所成,朝廷還允許他們考科舉,入朝為官。
你覺得如何?”李慎又想起來教育的事情,總說建學院,說了好幾年,李慎也沒有建。
這次自已過來,就一并解決了這里的事情,他不可能總到這邊來。
麴智平聽到可以考科舉,還能入朝為官,頓時喜出望外,
“多謝紀王殿下恩典,下官代表部落里的百姓多謝紀王殿下。”
大唐的文化一直是他們的向往,而高倉國時受大唐的影響最多,高昌的貴族和官員這些上層人士,
全都以學大唐文化為榮,這里就包括了語言和文化。
如今紀王想要給他們建造一座學院,他自然高興,這證明他們可以更快的融入到大唐之中。
“謝就不必了,也花不了多少錢,不過這只是本王的一個設想,回去之后,本王還要找太子殿下商議一下,看看要派多少教諭過來。
本王就怕到時候沒有孩子過來讀書。”
李慎擺了擺手,通化的第一步就是文化入侵。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也要十年二十年的。
“紀王殿下放心,會有很多孩子來讀書的。就我們這些部落里的孩子都有幾萬個。
他們平時都在家幫忙勞作,放牛牧羊。
若是能有機會進入學堂識字,那再好不過了。”
麴智平生怕紀王反悔,趕緊解釋起來,心中發誓,就算是綁也得給學員多弄一些生源。
這可是他們族群融入大唐的最好機會。
“那就好,不過正如你所言的,他們這些孩子平時都會回家干活,所以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
學院會收取一定費用,這樣一來心疼錢也會讓孩子在這里讀書。”
聽到有幾萬孩子,李慎心中高興。
“這個......這個不知道要收取多少費用?”
聽到要收費,麴智平小心的問道,以紀王的性格絕對是個天價。
而李慎舉起了一只手指:
“一貫錢一年。保吃保住。”
李慎算過,給他做工的工匠每年的工錢大概在五六貫左右,而大工匠有七八貫,工長一年十二貫。
一年一貫,只占用普通工匠一年工錢的六分之一,這個比例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還管飯呢,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管吃可是很誘惑人的。
果然,聽到說一貫錢,麴智平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這次紀王沒有獅子大開口,看來紀王是真的在為他們著想。
要不然顧慮到紀王的淫威,他們就算是不想去,也得去。
這就是李慎身為熊孩子的好處,偶爾做一件正常的事情,別人都會覺得是好事。
這要是他老爹在這都得說一句你長大了,懂事了。
“王爺仁慈,一貫錢并不貴,下官聽聞在關內,一年學費都要好錢呢,
下官相信這個價格一定有很多孩子愿意過來學習。,”
麴智平保證到。
將來就算是沒人來,他也會派人過來,強制執行。
“本王的意思是,并不一定非要孩子入學,大人也可以。”
(俗世洪流,站得住腳已經千辛萬苦,在這個有志難伸,萬事難成的年代,想出人頭地,恐怕比登天還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