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可是李唐的發源地,居然發生這么大的事情,死了五千多人,這可不是小事。
他們都是混跡官場的,明白其中的道理,說死了五千人,那真正死的人數肯定要比這個多。
這可是重大災害。
“啟稟太子殿下,眼下朝廷應該緊急調派人手過去安撫百姓,還要調集一批糧食過去。
之后還要幫助百姓重建家園。”長孫無忌率先開口。
“不錯,眼看就要入冬,若是重建不及時,這個冬季還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會凍死。”
馬周也跟著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事態緊急,刻不容緩,這件事三省立刻去擬旨辦理,決定出人選,明日立刻啟程。
民部調派最近的義倉糧食,加急送往晉州,不得有誤。
工部派遣人員過去修橋補路,保證道路的暢通,不要征調徭役,在晉州招募壯丁,以工代振。
責令晉州刺史好好的安撫百姓,各折沖府派出去巡視,謹防有人借機煽動百姓,
作奸犯科者徭役兩年,傷及人性命者就地斬首示眾。”
李承乾冷靜的下發著一條條的命令。
“臣領命。”涉及到的部門尚書和三省主官紛紛起身行禮。
以往朝廷賑災多以發放糧食為主,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轉變成了以工代賑。
這樣的好處有很多,可以給招災的百姓早點事做,不至于混亂,也減少救災糧食被地方官私吞的風險。
還可以把朝廷想要做的事情做完,比如修路,比如水利等等。
“禮部,時刻關注民間的消息,若是有不利的消息,馬上通知紀王府,讓他們在報紙上澄清。”
李承乾又對禮部下了命令,這以前都是沒有過的,但是自從他跟李慎聊過幾次之后,
李承乾便對李慎所為的輿論頗為在意,因為以前只要是發生天災,民間一定會有一種說法,
而且大多數的說法都跟皇帝,太子,皇家有關,什么皇帝失德,太子德不配位,皇室逆天行事等等。
在民間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也讓很多叛逆趁虛而入。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紀王府的報紙,因為紀王府的報紙總會給老百姓一個合理又信服的解釋。
反正是李慎的東西,不用白不用,紀王府的報紙現在跟朝廷合作,經常會發布一些朝廷的政令。
這對朝廷來說有很大幫助,至少有人的。
地方官想要對付地方上的報社?那死的更快。
“臣領命。”禮部尚書許敬連忙起身領命。
禮部現在多了一個職能,就是關注外界民間的消息,若是有什么謠言之類的就會出一份告示辟謠。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么要補充的?”下達完命令,李承乾看著眾人詢問道。
生怕自已有什么紕漏。
這時,工部尚書閆立德起身行禮稟報道:
“啟稟太子殿下,如今已經深秋,下月既要入冬,晉州何時下雪不得而知。
奏疏上說,晉州府大部分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可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重建,
可石料,木料都要從外面運輸過去,會耗費大量時間,恐怕無法在下雪之前建好。”
(感冒好了,屁股等,我都感覺我太矯情了,病秧子啊。
這兩天天天去吃席,可能跟這個有關系,都是升學宴。
反正不知道分考多少,我就知道菜上了多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