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說完后,王玄策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他認為紀王府出面做這件事不是太好,畢竟不是教派里面的人,還是由教派來做更為好一些。
“不服就打到他們服,再說了本王以前不都說了本王也是有信仰的,還封你倆為左右護法了,你們忘了?”
李慎提醒道。他可是有教派的。
王玄策一聽立刻苦著一張臉,恨不得有個地縫鉆進去,紀王說的教派純屬是杜撰的,什么金錢教,還封了他倆為左右護法,簡直兒戲。
“王爺說的不錯,承蒙王爺提攜讓小人做了護法,小人一定替王爺傳播好教義。廣收信徒。”
跟王玄策截然相反的是王洪福的態度,立刻諂媚的看向李慎。
他才不管什么教派,只要紀王高興就好。
“嗯,很好,信我者得富貴。”李慎認真的點點頭。
看到這一幕,王玄策不得不出言提醒:
“王爺,這個教派恐怕不行,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唄。”李慎立刻心虛的嘟囔了一句,然后抬頭問道:
“那你說是用哪個教派做這件事比較合適?”
王玄策聽后連忙回道:
“王爺,陛下遵從道教,尤其是茅山宗休得上清派,當年第十代茅山宗宗師王遠知擁護陛下,稱陛下為方作太平天子,得來不少的支持。
陛下登基之后,對王遠知大加褒獎,不僅降璽書贊譽,還給他在茅山修建了一座太平觀。
雖然還沒有完工,王遠知宗師便羽化飛升,可足以見得陛下對其的重視。”
“都羽化了你還說什么?難道他還能從仙界回來?”
一聽人都死了,李慎撇了撇嘴,還以為是什么高人呢。
王玄策沒有理會而是接著說道:
“王爺,王遠知宗師是羽化了,可他還有徒弟,同樣受到陛下的重視,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師名為潘師正,繼承了王遠知的衣缽,
他回道嵩山修道,將上清派發揚光大,曾多次受陛下召見。
所以臣以為上清派最為合適。”
“潘師正?上清派....”李慎念道著這兩個名字,他對這個一竅不通,一無所知。
他只知道現在遵從道教,可能跟他們那位不知道真假的祖宗有關系。
而且他還知道長安城里不少的有名道觀。
但具體還真就沒有王玄策說的這么清楚。
“這個潘師正在嵩山,也就是說本王要跟他見一見了,不過若是他不知道變通怎么辦?
本王又不能對他做什么事情逼迫,不然被陛下知道,本王又要被打了。”
李慎提出了自己問題,找他可以,但這些宗教的人性格都怪癖,萬一人家不同意怎么辦。
自己豈不是很尷尬?
“王爺,若是想要見他,發一張帖子就行,嵩山距離長安并不遠。”王洪福說道。
“王爺可以去龍興觀去問問,看看他們可不可以聯系上潘師正宗師。
其實臣以為不一定非要潘師正宗師出馬,只要是有些名號的道教出馬即可。
到時候只要佛道都響應,其他教派也就只能出面了。”
王玄策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嗯,你說的有幾分道理,先派人去查一查這個潘師正,然后等元正過后,再去龍興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