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又到了收獲的季節。
東大地上,人歡馬叫,馬拉著犁杖,把土豆翻了出來了,白花花的一片。
男女老少都在地里,用土籃子撿拾地上的土豆,撿滿后,倒進馬車里,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收獲后的土豆,都拉到了馬廄,堆在院中央,像小山一樣高,生產隊要在這里開個粉房,漏粉。
沒過幾天,隊里就請來了做粉條的師傅,在馬廄里安裝好了設備。
開始漏粉。
原來,制做粉條的工藝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要把土豆倒在機器里,機器轉動起來,土豆互間相磨擦,土豆皮就被磨擦下來了。
用水清洗干凈,再用粉碎機把土豆打碎。最后,放到石磨上磨成漿。然后用豆腐包布,在四角用繩子綁好,栓到十字形的木棍上,十字中心,用粗一點的麻繩吊到房梁頂上,倒入磨好的豆漿,過濾。
下面用一口大缸接著,沉淀二十四小時后,把水倒出來,再把沉淀好的濕粉,放到豆付包布里,淋干水分,就成了一個大淀粉砣,用它,就可以漏粉了。
馬廄里的頭號大鍋,刷洗干凈后,放入滿滿的一大鍋水,旺火燒開備用。
大缸盆,放在地中間的,三角型的木架上,倒入少量淀粉,用水調勻,然后,再倒入開水不間斷地攪拌,這個這過程叫——打芡。
制做粉條的好壞,就看這芡粉比例多少。
三個人,每人拿著一個醬耙子,圍著缸盆上下,不停頓地攪動。
這是個消耗體力的活,打幾分鐘胳膊就酸了,淀粉經過熱水燙過后,很粘,你用粑子,打必須要打到盆底,往上拽就很費勁。一定要多人輪換著干。
師傅看到可以了,就要放入生淀粉,幾個人圍住缸盆,擼起袖子,用拳頭轉圈揣。直到揣勻為止。
就可以把揣好后的淀粉,放到漏粉的勺子里,拿到燒開了的大鍋上面,用手不間斷地拍打粉砣,網眼下就流出灰白色的粉絲了。
漏出的粉絲,進入翻滾的水中,由白色到透明,就熟了。
鍋邊有一個人手持剪刀,撈出煮熟了的一頭,搭在另一個人拿的小圓木棍上,用剪刀剪斷,鋪勻,拿到室外,放到架子上,在太陽底下晾干,即成。
這就是:
春華秋實
種豆得豆
大自然的饋贈
無比豐厚
天不藏奸
豐收的土豆
轉化成粉絲
價值倍增
這真是
要想收入高
就得有頭腦
喜歡我的知青路請大家收藏:我的知青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